为什么现在的00后好像什么都看透了?
作者:卡卷网发布时间:2025-02-19 21:22浏览数量:51次评论数量:0次
我说句难听的吧。
因为吃了太多人反刍出来的东西,看透本身就是假象。
现在的意见领袖,全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用最简单的话,让你觉得你明白了真理,“什么都看透了”。
“什么都看透了”本身就是就是一个爽点,只有意见领袖们提供这种爽点,才会获得追捧,进而谋取利益。
觉得自己学到了东西,觉得自己定位得到了升华,觉得自己“什么都看透了”,是一件很爽的事。
所以这就导致了,现在各大平台,都流传着很多“一句话如何如何”,哪怕要讲电影,都是小帅,小美。
而因为实际上大部分人并没有长篇阅读的能力,这就逼着意见领袖们为了提供爽点,让别人感觉自己高人一等,必须要把“道理”凝练成一句话,把秘诀凝练成一句话,这样别人一下子学会了,才会觉得爽,才会关注,点赞。
但这问题是非常大的,因为一本好书,一部好电影,一个好游戏,或者任何道理,都是需要很详细的描述,体验,才能够真正领会真意,你一句话是总结不了的。
而为了总结出来,为了让观众觉得自己很厉害,一下子学会了秘籍,那么意见领袖们,必须要绝对化的下断言。绝不能模棱两可,模棱两可的话不能让人觉得自己厉害。
比如说,曾经有一个初中小朋友,他跟我说,他认为二项式定理是数学最最根本的定理,数学的所有问题都能用二项式定理来解决。
他觉得自己很厉害,竟然掌握了二项式定理,已经是数学家了。
很多人都是这样,迫切的想要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自己掌握了哪一句秘诀,哪一句咒语,就能够在这个世界好好生活了,有所成就了,或者起码是“看透了”?
比如,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情世故,只有利益交换这种话,它们的特点就是讲的有那么点道理,但又太过绝对。再比如很多人觉得所有人都在摆烂,尤其是体制内的,知乎上体制内摆烂整顿职场的爽文数不胜数。
于是,很多年轻人就这样抱着一句又一句别人反刍出来的话,走上了自己人生的道路。他们当然自以为清醒,因为这些话是先贤们的精华,也是许多事情凝练之后的秘诀。
但他们真的清醒吗?
我写回答,总有人评论“那么长的内容就说了一句话”,“太长不看”,“内容还行,就是叙述方式太老套”,这还是知乎,是少数能写长文章的社交平台。如果换到抖音短视频,我写的这些东西更没人看。
就是因为如此,很多年轻人产生自己看透了的爽感,不是因为真的看透什么了,而是因为别人想让他们感觉自己看透了。
想要获得更多观众,更多粉丝,一定要绝对化,要敢于下定论,甚至暴论化。
所以那些意见领袖们,说出来的话真的都是对的吗?他们可能更愿意说一些简单浅显的但是让人觉得自己只要学会就看透世事的话,在这其中还要避免观众去思考。
甚至我这篇文章,写了这么多,也是这样。上来一句话,说觉得年轻人看透了是吃了意见领袖们反刍的东西,能不能让人爽?某种意义上,也能。
你认同我,那你就和普通年轻人不一样了,你不是一般看透了的年轻人,你是二阶看透了的年轻人,你高人一等,你才是真正看透了那些就以为自己看透了世事的人。
(笑)
知乎平台的优越性是什么?是它不挣钱。
我在知乎也有了一些点赞,一些关注,但一分钱都没挣到过。你在小红书,在微博,在抖音,变现渠道多的很,很多人拿到了流量,那是真的能变现的,所以他们有动力要震一震你,让你爽一爽,你觉得你学到知识了,你爽了,你就掏钱了。
但知乎不一样,知乎没钱。
所以知乎用户们还处在一种随性的阶段,想要挣钱还得往别的平台引流。
但就因为知乎流量再多也不值钱,没有钱,所以很多知乎用户的话就真正能够体现出他们的思考。
我在知乎关注了很多很优秀的前辈,从他们身上受益匪浅,也见过许多思想的冲突,自己也在呼吁一些东西。
所以知乎挣钱吗?不挣钱。知乎有流量吗?也没啥流量。
但偏偏知乎这里的回答,会被不断地传输出去,在各个平台看到(我自己的回答截图都带着小红书标志被人发了B站再转抖音最后被截图传回QQ群,被我同学发出来,我一看这不是我自己的号吗)
所以我可以很坦然的说一句,我现在说的就是我自己经验得来的,我经历得来的,就是我想说的,所以我可以说一两句难听的,不必要去讨好某些人。
你辩证的看,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什么都看透了,那他一定是在大部分事情上都浮于表面的。
你可以说,世界上根本所在是利益交换,这句话当然是对的,这没问题。
但不代表着你只看到利益就可以了,真以为那么多礼节都是没事找事?如果世界上只有利益交换,这个世界该多简单呀?
难的,恰恰就是人心。
我一直都说,不怕一个人损人利己,就怕一个人损人不利己,就是在说人心。一个人损人利己做坏事是好的,把他看成博弈论里面的最佳理性人,那太简单了;就怕有些人损人不利己,那搅出来的事情就多了。
那损人不利己的多不多?太多了,你生活过得好一点,可能都有人损人不利己的对你下黑手。
我曾经和一位知乎认识的朋友一起吃饭,顺便讨论问题。我问他:“情绪到底算不算利益的一种,你让我不爽了,算不算影响到了我的利益?”
我们最后达成共识,情绪也算利益。
但你同一件事,对别人情绪的影响那都是不同的,你怎么去思考把握?
这就是为什么一句话不能够看透世事,只能让人自以为看透世事。
对一个人更重要的,我认为是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从小就教的辩证法你还放在心上吗?还是说,你已经沉迷于“一句话概括一本书”,“一句话过好人生”里面了?
你可以看网络上的意见领袖说一些话,但是,书你要自己去看,电影你要自己去体验。连书的作者都觉得需要用一整本书去传递的信息,怎么会就这么轻易的被总结出来呢?你学会了道理,你要落到实践中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被实践检验过的道理,往往是有偏差的,甚至检验过一两次的道理,也会有偏差。
就像你秉持着“利益决定论”,你做好一件事,两件事,但更多的事你做不好,你总是要摔跟头的。
再举一个例子
我们先从这个评论出发,社会蛋糕分完了,和现在年轻人所谓“看透了”是一种错觉,矛盾吗?
并不矛盾,这两者完全没有关系,社会蛋糕分完了会导致每个年轻人都真正的看透了世事吗?这个逻辑链条能打通吗?
社会蛋糕分完了,就是我说的很典型的一句话总结,它很能让人“爽”起来,觉得自己看透了一切。
这句话是对的,毫无疑问,社会蛋糕分完了,经济形势下行,改革进入深水期,这都没有问题。
但是,这句话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呢?是不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就是“看透了”呢?
并不能够。这句话是对的,但并不代表这句话是所有问题的答案。你可以说,这是你目前遇到困难的原因,但原因不是答案,答案要告诉你怎么做。
蛋糕分完了,然后呢?躺平?
那么好,我们从小就应该学习过一种说法,叫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年轻人面对的问题是一样的吗?土木工程现在面临着行业凋零的情况,都已经不是蛋糕分完了,是全行业从上到下都面临着寒气;但芯片设计呢?是不是又是另一种情况了?
每个行业不一样,每个地区不一样,每个具体的人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说,既得利益是现在许多问题的一个原因,但它是“最终答案”吗?
现在找工作不好找,没有问题,工作不好找是因为蛋糕分完了?这推不过去。
你可以说,蛋糕分完了,既得利益者太多,是现在年轻人面临困境的一个原因,甚至可以是主要原因;但如果面对所有事情,都把“蛋糕分完了”挂在嘴边,和上文中说的认为“二项式定理”是数学源头的初中生,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在这个回答里面,不想去说应该怎么做,不是怕一些人说我既得利益者或者精神既得利益者,而是因为我这篇回答的主要目的,是想说明白,“看透了”是一种被营造出来的错觉。
《寄生虫》这部电影拍的很好,很有力量,韩国总会拿出好多部能反应社会的电影,但有用吗?
没有用,财阀们可以拿出来一部又一部痛骂财阀,痛打财阀的电影,让韩国人宣泄,让他们付钱,但实际上,把这种一句话看透当成自己力量的人,只是进入了一个“美丽新世界”。
甚至,我说的再不客气一点,为什么这位知友,会把蛋糕分完了和年轻人看透了联系在一起,直指我是既得利益者或精神既得利益者?
因为我让他“不爽”了。
把“蛋糕分完了”作为解释一切面临问题的答案,当然是一件很爽的事。
一切都是因为别人对不起我,我没有错,所以我不需要去思考该怎么做,不需要去思考能怎么做,不需要学习,不需要努力。
我学习也没用,努力也没用,一切都不改变我的生活,这都是因为别人“既得利益”。
爽不爽?当然爽,他冷眼旁观,没有人比他更加清醒,而且他的清醒告诉他,他现在已经是最优的了,所以他不需要努力了。
所以他这段评论是什么意思?抛开外在的,其实就是在说,“年轻人就是看透了”。如果谁说年轻人没看透,谁就是既得利益者。
得了吧哥们儿,你在情绪化的骗自己。
我再重复一遍我写这个回答的重点。
你分析事情,要用上你在中学阶段学到的辩证法。
“具体事情具体分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抓住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双方是对立统一的,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看问题不能形而上学,要辩证地看,整体地看”
这些内容,是非常实用的,我不去越俎代庖的多加解释,你就当这是我给出来的“一句话总结”(笑)
没时间的,翻翻初高中哲学课本,有时间的,读读一些好书,这是更重要的,不要只局限于社交媒体上别人给你反刍出来的东西,要自己去读,读完了再对照自己的实践。
我写回答是为了自己爽,当然我也希望大家能看的爽一点,毕竟,读完我写的东西大概也能觉得自己学会了什么,这是一种爽点。
但看我写的东西的爽,那也仅仅是爽而已,我没本事写的跟各位前辈一样凝练,一样精确,我只是在一个午后,对照我的人生经验,给大家随便唠唠罢了。
祝愿大家都能够掌握辩证法,自己思考,从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并且不断地运动地实践,从而掌握一部分真理。
免责声明:本文由卡卷网编辑并发布,但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只提供分享给大家。
- 上一篇:凡人修仙传吊打一众日漫吗?
- 下一篇:8级以上大地震前会有什么征兆?
相关推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