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等关税具体是怎么来的?计算方法合理吗?
作者:卡卷网发布时间:2025-04-03 22:00浏览数量:45次评论数量:0次
原则上合理,实际上离了个大谱。
首先,网传的公式其实是错的,但又其实是对的。
网传网友逆向推算出来的公式是:
(美国进口额 - 美国出口额) / 美国进口额
也就是直接把美国跟具体国家的逆差额除以美国跟该国家进口总额,来认定为该国家对美国加征的额外关税,而美国为了要“对等”,这次就要直接加征该额度的一半。
很快,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它真正使用的公式:Reciprocal Tariff Calculations 说要“以示正听”
我仔细看了下,它具体公式是这样:
额外关税 = (美国进口额 - 美国出口额)/ (需求弹性系数 * 关税转嫁消费者系数* 美国进口额)
对比网友逆推出来的公式,这个官方公式多了:
- 需求弹性系数
- 关税转嫁消费者系数
需求弹性系数代表的是美国加征关税,那么会对两国之间的贸易总额产生影响,如果两国之间的贸易额受关税影响非常敏感,稍微加关税,交易额就会大幅下降的话,那么它认定的“额外关税”就会越低,这个数值必然会是大于1,也就是说贸易额会随关税的增加而减少。
关税转嫁消费者系数则是代表加征关税对于消费者面临的价格影响,如果关税最终全部转嫁给了美国消费者,那么这个数字就是1,即100%;当然,现实中这个数字会是低于1;如果这个数字非常小,即加征关税不影响美国消费者,那么美国就想大加特加关税。
有了这两个系数,是不是就显得合理多了?它其实考虑了关税对贸易总额的影响,也考虑了对消费者的影响。
理论上,只要这两个系数,选定得当,那么增加的关税,即不会怎么影响到两国的贸易总额,又不会怎么影响到美国的消费者,就是纯纯的对冲了一下贸易逆差。
然后,美国商务部就引用了各种经济学论文,来论证了这两个数字应该是多少:
- 需求弹性系数:保守估计的话是4
- 关税转嫁消费者系数: 则根据之前中美贸易战的数据,认为是 0.25
发现没有?4 * 0.25 = 1
两个数字正好相互抵销。。。所以,美国商务部的官方声明就是:
我们用的公式很复杂的啦!考虑了很多因素!只是正好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正好等于1,跟网友逆推出来的小学生减除(还没有加跟乘!)公式其实也没差。
但数字就是这么巧,我也没办法呐~~~
所以,网友逆向推出来的公式其实错了,但其实又是对的。
就,离了个大谱。
免责声明:本文由卡卷网编辑并发布,但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只提供分享给大家。
相关推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