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卷网
当前位置:卡卷网 / 每日看点 / 正文

历史上有哪些被认为失传的书籍后来又被找到?

作者:卡卷网发布时间:2025-03-23 16:53浏览数量:48次评论数量:0次

1.《辽实录》残本,现在秘藏在俄罗斯东方写本研究所。因为俄国人从前把这书里使用的契丹大字误认为是女真文字,所以一直没把它当回事,放了半个多世纪直到2010年才发现不对劲……现在主要内容还没公开。

2.《至正条格》,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颁行的法典,2002年在韩国庆州良洞村孙氏宗家重新发现。说《至正条格》和《十抄诗》是韩国那边汉籍中最重要的发现也是没问题的。

大家可能要问了,《十抄诗》又是什么?简单的说,高丽王朝有人精选了300首唐诗编了一个集子,其中每个诗人选诗十首。这是已知最早的唐诗七律选本。谁料想,这人太会选了,300首诗里有130多首后来在中国失传了。

历史上有哪些被认为失传的书籍后来又被找到?  第1张

良洞村孙氏宗家

3.宣祖《承政院日记》。这个也比较搞,朝鲜王朝早期的《承政院日记》在壬辰倭乱期间已经全部被汉城乱民烧掉了,而且后来英祖时期也失火过一次。谁知道还有几册宣祖三十九年(1606)的《承政院日记》留了下来,而且早就被景福宫里的国立古宫博物馆收购并展出过。但不知道为什么,韩国就是没人发现,最后还是留学的中国学者偶然间看到了。

4.《东观汉纪》,这个真是闻者伤心了。北宋末年从高丽找回来的,而且是全本哦!谁知道没几十年就靖康之变了,这个从高丽运回来的本子和几个抄本又散失了。现在也没听说韩国哪里能再找出一部来,唉!

5.《永乐大典》里的“三礼”相关文献。

有一件鲜为人知的事情,就是在修《四库全书》之前,乾隆时期还发生过另一次对《永乐大典》的官方辑佚。

这个项目的正式启动是在乾隆元年(1736)六月十六日,乾隆下诏组织开馆纂修《三礼》:“应取汉、唐、宋、元注疏诠解,精研详订,发其义蕴,编辑成书”。

当时三礼馆的副总裁方苞就接受了李绂、全祖望的提议,借用《永乐大典》,从中辑出各朝罕见的礼书。由于里面的礼学文献实在太多了,还不得不挑三拣四:

至元人之经疑,迂缓庸腐,无一语可以入经解,而《大典》中至有数千篇,益信经窟中可以树一帜者之难也。

唉,《永乐大典》里收录的几千篇元朝人写的解经之书,实在质量平平,看了一遍连一篇都用不上。

乾隆十一年(1746)三月,三礼馆所著《三礼义疏》完稿,两年后初刻,乾隆亲自作序。乾隆十九年(1754)四月,三礼馆正式封馆。

有意思的是,过去学界曾经认为,三礼馆臣们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礼学诸书皆已亡佚。但在2008年,学者张涛到国家图书馆查阅资料时,意外发现原来当年三礼馆臣辑出的30余册礼学文献被混入了《三礼义疏》的544册稿本之中,真可谓是灯下黑的经典案例。

像王安石的《周礼新义》,随着三礼馆辑本的发现,又可以增补上前所未有的数十条佚文。另外那些书目,虽然有些尚留存于世,也有的后来又被四库馆抄了一次,但三礼馆辑录的成果仍然是相当有价值的。毕竟众所周知,四库馆就爱乱删乱改,他们抄出来的东西,但凡有其他版本,学者都会尽量避开四库本。所以啊,三礼馆版也可以作为给四库勘误的参照。

历史上有哪些被认为失传的书籍后来又被找到?  第2张

END

免责声明:本文由卡卷网编辑并发布,但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只提供分享给大家。

卡卷网

卡卷网 主页 联系他吧

请记住:卡卷网 Www.Kajuan.Net

欢迎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