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卷网
当前位置:卡卷网 / 每日看点 / 正文

近些年电子竞技不仅没崛起,反而越来越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作者:卡卷网发布时间:2025-02-24 21:37浏览数量:59次评论数量:0次

这十年来,唯一在我国掀起声量,并且接近“崛起”的,也只有《英雄联盟》。

以这个项目为例,展开来说。

1、

对于游戏厂商来说,电竞是个很尴尬的定位。

从根源来说,电竞是游戏的广告,厂商请一群高手来打比赛,让底下的游戏玩家有话题讨论,并且更热爱游戏。作为广告,厂商肯定会追求最小的钱、办最大的事儿。S赛最开始规模也很小(S1),LPL最开始也是在太仓一个小场地举办的。

但随着电竞的发展,腾讯不想再把LOL电竞局限在广告层面,他们和拳头想一起把电竞做大。众做周知,一家是没法把活儿做大的,做大就要分蛋糕,吸引别人和你一起做。但蛋糕从哪里来?

他们想了两种办法,一是钱,二是流量。

最开始这套逻辑行不通,以LPL为例,那段时间赛事流量不够大,联赛的门票、转播权、赞助等各种收入也不够多,分到队伍头上都没几个钱,大伙都在亏着做。但大伙都相信了腾讯和拳头的画饼,决定跟进。

在S7-S9那段时间,LOL赛事流量做起来之后,随之而来的是转播权和赞助的水涨船高。

近些年电子竞技不仅没崛起,反而越来越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第1张

《英雄联盟》卖出天价转播权 电竞或因此步入全新发展阶段

这段时间大伙都觉得有前途,流量有了钱自然会有,于是大量入场。

BLG,2017年底接手Imay席位,背后是哔哩哔哩。
TOP,2017年底接手DAN席位,背后是滔搏运动。
JDG,2017年中接手QG席位,背后是京东。
FPX,2017年底创立、进入LPL,背后是趣加。

这段时间入场的队伍,背后不乏巨头资本,大伙都相信了电竞的未来。为了帮忙电竞做大,资本们反过来注入更多资金,联手腾讯一起抬LPL。国外这几年也有大量资本入场,我就不具体统计了。

2、

到这里,有两条线,我们用LPL为例子来讨论。

第一条是流量线,大伙进场做事,是想吃到流量的。

LPL前几年主赞助商一直是奔驰,目的就是潜移默化改变年轻人的认知,等电竞用户成长到30岁、其中佼佼者有钱的时候,会考虑购买奔驰而非其他。京东和李宁进来,是为电商平台做广告;哔哩哔哩进来,是想吃电竞流量。

但要流量,就得讲个好故事。一方面,联赛自己的造星屡战屡败,每次选择一个造星对象,总会很快出问题,比如Huanfeng的海边少年。联赛内部长线运营没能成功,队伍一整年下来的起伏毫无意义,一切为了外战。另一方面,这几年LPL几家队伍持续高强度投入,砸钱组好阵容。比如BLG、JDG、TES,一直砸钱,但直到现在都没有S赛冠军,外战也没成功。

而且,现在讲个好故事越来越没有用,因为大伙没钱了。

第二条线,钱。

这几年LPL最出圈的赞助商是谁?杜蕾斯。“开一局”的广告非常洗脑,传播也很广。

我不认为杜蕾斯比奔驰差,都是国际巨头,但从豪车到避孕套,侧面能看出厂商对电竞人群消费力度、消费产品定位的变化。大伙原来觉得Z世代成长起来后,有不少人能买得起豪车。现在一看,大伙好像只买得起避孕套。

这个点我们不展开,回到厂商这边。

为了维持全球电竞战略,拳头花了很多钱在各地建立赛区、建立二级联赛和青训体系。但由于运营能力的不足,拳头没法掌控所有联赛的发展,无法让每个联赛都欣欣向荣。在最开始一波流量过去后,入场的队伍们意识到,自己交了大量的席位费,但没有太多门票收入、赞助收入也寥寥无几。

在CN,大伙搭上了一些政策的车,利用电竞为由头圈了些地,说是开发电竞场馆,资本们也能接受俱乐部亏一些。但很多赛区,资本进场就是纯亏。

不仅如此,得益于拳头对游戏IP的死死掌控,其他入场资本几乎没法利用到《英雄联盟》。

比方说A俱乐部旗下签了知名电竞选手,A俱乐部想让他出席商务活动,但歌手来商务唱歌、舞者来商务跳舞,电竞选手能去商务打《英雄联盟》吗?不能,因为《英雄联盟》的版权在拳头手里,你要利用这游戏为你牟利,需要经过拳头的批准。另外,选手也不能私下参与其他比赛,资本很难将知名选手的人气,转化为商业价值。

现在,资本发现,自己没法在电竞这趟车上分到太多的蛋糕,他们自然准备撤。

近些年电子竞技不仅没崛起,反而越来越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第2张

其实这个金额是不对的

不止直转播平台,俱乐部也打算削减开支,甚至直接跑路。LPL的我不清楚(清楚也没法说),外赛区这次大合并,有些队伍打算不继续投入了。

拳头也打算撤一点。

英雄联盟电竞赛事:为了更光明的未来

在今年的公告里,拳头提到:

我们的提议确实减少了我们顶级联赛中的队伍数量。简而言之,我们目前有太多顶级联赛队伍,无法实现可持续的支持。通过减少队伍数量,我们将能够集中 GRP 的支持,确保收入分配给更少的队伍,从而增加每个队伍的收入。

赛事本身赚不到钱,俱乐部赚不到钱,观众也没钱给赛事和俱乐部。

3、

雪上加霜的是,游戏也不行了。

虽然拳头对游戏日活透露较少,《英雄联盟》每到节假日也都要排队,但这游戏弃坑的人确实越来越多。伴随着年龄增长,很多人已经不再有空能安心坐下来,慢慢打一局40分钟的游戏,并且忍受输之后队友的互相攻击了。

电竞本质上是游戏的广告,正常来说,大家不玩游戏自然就不会继续看广告,而看到广告的自然会想打游戏。但现在两者是割裂的,不玩游戏也会去看比赛,看了比赛的也不想入坑游戏而是做云玩家,新近入坑的用户对赛事的关注并不多,因为赛事长年累月积累下来也有积累一些入坑门槛。

对于厂商来说,这是最坏的情况。

厂商做电竞,就是为了抬游戏,但现在电竞和游戏之间近乎割裂,游戏方无法从电竞里获利,就会进一步减少对电竞的投入,电竞自然会更加萎缩。电竞想要独立运营,但IP始终在游戏方手里,不可能抛开游戏做电竞。

LPL曾经有个史诗级的创举:《英雄联盟电竞经理》,用选手的IP、俱乐部的IP来做一款游戏,这样大伙都能从游戏里获利。看起来是条路子,可惜游戏做的不咋样,虽然还活着但很难进入畅销榜前列,近期最高是畅销榜159。

4、

该怎么办呢?

有人觉得今年LPL夺冠,明年流量会好起来,我觉得无非饮鸩止渴。

比方说欧洲足球联赛,一大帮联赛的队伍来争欧冠,每年就一个,要是今年西甲的队伍夺冠,那是不是明年英超、德甲全都没人看?但其实每个联赛每年都有自己的稳定拥趸,乃至中下层队伍在国内都有稳定粉丝圈。根源还是联赛自身长久、稳定的运营,所营造出的联赛内部故事线、队伍内部故事线。

钱则更不用想,在流量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流量还越来越难以转化为收入。典型案例就是早几年,自媒体还能接到塑造品牌形象的广告,如今只能接到带货广告,厂商只看卖货情况,不在乎其他。电竞受众出了名的消费能力弱,很难指望赞助商继续加大马力投入。

游戏能搞好起来吗?我不知道,没人知道设计师会做什么,排位体验会不会变好,服务器能不能快一点,没人知道。

当然,虽然没啥出路,但也不会很快死掉,慢慢下行就是了。背后利益方太多,大家也不会放任电竞很快完蛋,都会竭力想办法维持。

慢慢来看吧。

END

免责声明:本文由卡卷网编辑并发布,但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只提供分享给大家。

卡卷网

卡卷网 主页 联系他吧

请记住:卡卷网 Www.Kajuan.Net

欢迎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