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卷网
当前位置:卡卷网 / 每日看点 / 正文

为什么中医一千多年没有出现理论大创新了?

作者:卡卷网发布时间:2025-02-20 22:17浏览数量:59次评论数量:0次

中医近代以来最重要的大师是张锡纯,他发现阿司匹林对治疗伤寒、温病、虚劳发热、关节肿痛、痧疹、肺结核等疾病有奇效,所以不管治什么病,先服用白糖+阿司匹林,然后再服中药,效果是显著,因为阿司匹林有治病的作用,白糖可以缓解阿司匹林带来的肠胃不适,待阿司匹林的药效开始发挥后,在服用一大碗热水(中药),大量出汗,病症自然得到缓解。


为什么中医一千多年没有出现理论大创新了?  第1张

根据张锡纯开拓出的方向,中医们搞出了一套西药中药化理论,论证西药的中药化分为三步:

1、为西药找到中医理论的特殊表达,如性味、归经等;

2、为西药的功效找到中医药学术语和指标表述,如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解郁、理气、实热、虚热、肺热咳嗽、气虚便秘等;

3、按中医药学的药物配伍原则和规律,为西药找到可以互相配合使用的药物,如君臣佐使、七情、药对等。

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包括阿司匹林、対乙酰氨基酚、青霉素、布洛芬、阿托品在内的西药,都被研究出了中药特性,比如阿司匹林的研究结果就是性味为辛、酸、微苦、温,入心、肝二经;主要功效是发汗解表祛风湿,活血化瘀,完全符合中药的特点。近年来布洛芬更为火爆,所以自然也被研究出了中药特性,中医认为布洛芬的药性偏热:

为什么中医一千多年没有出现理论大创新了?  第2张

为什么中医一千多年没有出现理论大创新了?  第3张

后来大批量的中成药便是沿着这一思路出现的,西药作为主要成分,中药作为申报名称;早期的中成药还比较老实,如甘草片、阿咖酚散都把自己标记为化学药。后来的中成药就不管这一套了,打着中药的旗号,明目张胆的往里掺一些西医都不推荐的二线药。

比如退烧药新癀片里的吲哚美辛,对胃的伤害极大,在西医里是二线处方药,只有当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效果不佳时才会使用,给药时还需要使用肠溶片;中药治糖尿病的消渴丸,有效成分是格列本脲,同样是副作用极大的二线药,降糖效果好但是伤肝、肾和胰岛功能,只有经二甲双胍或磺酰脲类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后才会使用,中医直接就上。

为什么中医一千多年没有出现理论大创新了?  第4张

END

免责声明:本文由卡卷网编辑并发布,但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只提供分享给大家。

卡卷网

卡卷网 主页 联系他吧

请记住:卡卷网 Www.Kajuan.Net

欢迎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