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为什么不能成为世界通用语言?
作者:卡卷网发布时间:2025-05-15 13:00浏览数量:2次评论数量:0次
我学船舶的,有一套《船舶英语》,表妹学医的,有一套《医学英语》,我们俩换过来看,完全看不懂对方的英语是啥。英语每个领域都有大量的专业术语和行话,这些词汇在普通英语课程中很少很少出现。比如船舶英语中的航海术语、船舶结构相关的词汇,医学英语中的解剖学术语、疾病名称等。这些英语术语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完全陌生,即使有英语基础也难以理解,但是咱们说汉语的,哪怕完全外行,看这些中文词汇也能知道个大概。然后,句法和表达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逻辑非常复杂,句子结构更长更复杂。哪怕英语过了6级,这也只是基础,专门行业的英语需要额外的学习和积累,包括专业词汇、行业标准、文档的阅读训练……
船舶英语词汇总量有4万多个,实际应用中必须重点掌握 一万个。医学英语词汇更吓人了,有十万多个,实际应用中需重点掌握2万个核心词汇,专业深度更深的需要掌握更多。
重点是这些词还不符合构词法,词与词之间没有联系,无法联想,全靠死记硬背,因为这这些词直接从各种国家语言借用过来,比如法语、西班牙语、希腊语、拉丁语……,哪怕英语母语国家的人,掌握4000个单词也只是小学生水平,看个病都难,其他行业的内容一个词都听不懂,觉得英语简单的大概词汇量也就4000多个。但是汉语掌握4000多个汉字完全就足够了,完全不需要学新词。英语完全就是一种乱七八糟地缝合起来的语言,汉语比英语精准简明不止一点,说汉语不严谨就是为了阻止汉语国际化,那么多说不严谨的,本身他们的表达方式就有问题,咱们工科的深受英语之苦,汉语若是成为国际语言不敢想象有多爽。汉语国际化,咱们任重道远,千万不可妄自菲薄,共勉之
昨天随手发的牢骚,没想到被这么多人看到,我相信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也有过相同体验。但是牢骚归牢骚嘛,在当下英语还是很重要的。我的描述有不严谨的地方(我真不知道会有这么多人看啊,真的就是随手发的),“能知道个大概”这句话还好,不是指能看懂100%,但是后面不该用太绝对的语气,我应该用“大多数”或者“一部分”来代替“完全”。原答案无修改,不严谨之处虚心接受批评。总之非常感谢大家,大家都非常友善,在评论区提出了超多知识点,真的受益匪浅,谢谢[抱抱]
再补充一下,我拿4000个汉字和4000个英语单词做对比,表明汉字更简洁。但是有人反驳我,说4000个汉字相当于4000个字母,说汉字组成词跟英语一样几百万个。我不知道这些人到底会不会中文。每个汉字都能独立表达概念,比如“书”,汉字一个字符就可以表达,承载完整意义,英语需要4个字母b+o+o+k组合起来。字母需要组合才有意义啊 ,但是汉字单个字就可以表达独立意义,所以,
4000个汉字不等于4000个字母, 4000个汉字的意义远大于4000个字母,4000个汉字的信息量相当于4000个英文单词。
掌握4000汉字可覆盖约99%的中文日常阅读(《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收字3500个)。
“可持续发展”,这是5个汉字,sustainable development,这是22个字母,按某些人的1:1等量关系,应该用22个汉字来表达啊,怎么就5个字呢?反过来说5个字母可以表达5个汉字的意思吗?
再说组词,规模最大的汉语语文词典,收录约37万条词语,牛津英语词典收录约80多万词条,这还不包括所有专业术语哦,要查询专业术语要去查该专业的专用词典,并且还每年新增1000——2000个的词汇,还需要额外记每个词的变形,这让汉语怎么比,再怎么比也没有英文词汇多啊
再补充一下,我说某某专业需要重点掌握多少词汇,不是说只需要学这么多就行啊,实际学的肯定要远远多余需要重点掌握的词汇,然后有个××死缠不放,说(重点词汇)这么点词看几眼就会,行吧,反正吹牛是不要成本的
免责声明:本文由卡卷网编辑并发布,但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只提供分享给大家。
相关推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