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卷网
当前位置:卡卷网 / 每日看点 / 正文

齐鲁制药接受虚开发票 13.51 亿元,这意味着什么?

作者:卡卷网发布时间:2025-03-06 22:31浏览数量:83次评论数量:0次

虚开发票这件事(行业内叫高开),是医药行业的普遍现象。

药品从药企出厂价格,叫做供货底价,供货底价减去成本,也就是药企在这个药中实际获得的利润。但是由于我国在2017年后实行两票制,虽然本意是好的,是为了减少药品层层加价的中间流通环节,从药厂到中间流通企业开一次票,流通企业到医院再开一次票。

但在实际实施中,由于医院端是0加成,不允许形成利润,无缝可钻,因此很多人就开始在药厂给中间商开的发票中琢磨出路了,这就有了高开。高开金额与供货底价之间的价格差,就用于经销商的利润、配送费用、给医生的回扣等等营销环节费用。

以国家已公开的悦康医药“一药双价”案为例,悦康的核心产品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供货底价是8.5元/支,高开的发票价是25.28元,而这其中又有4块钱是给每个开出这个药的医生回扣。也就是说,每开给病人一支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开药医生收到的回扣比药厂本身赚的都多。还有头孢唑肟钠,底价6块5,高开发票价16.5元,医生每开一支提成两块五。这都是国家公布出来的案例数据。

一个药卖的好不好,从来就不是产品本身的质量效果怎么样,而是需要营销环节愿意推广,医生愿意开出来。举几个例子,过敏药地氯雷他定片是第三代,也是最新一代抗组胺药物,相比于第二代的氯雷他定片,地氯雷他定有明显的优势,规格更小,且没有氯雷他定的心脏毒性不良反应。但是在市场上,地氯雷他定的销售只有氯雷他定的零头,完全没法比。因为氯雷他定的广告与市场推广实在太成功了,过敏就用“开瑞坦”,谁没有听过。

还有一些药物,医院每个月有用量限制,上半月医生呼呼给你开,开到月中这个月的量用完了,于是下半月一片也不开出来,给你换其他药了。

你以为你得的病会给你用最适合的药品?想多了,其实选择有很多,胃溃疡和反流性食道炎可以给你开雷尼替丁、法莫替丁,也可以给你开奥美拉唑、雷贝拉唑、艾普拉唑,还可以给你开伏诺拉生、凯普拉生。中间历经三代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都有差距。心动过速的高血压,可能给你开氯沙坦,也可能开奥美沙坦,甚至阿利沙坦酯。这中间差别大了。这还是不同通用名的药物,更何况同一通用名下还有不同的企业产品。哪家营销环节工作做的好,和这家医院熟,有医院渠道,给的回扣多,就开哪个。此外还有医生的长期用药习惯,他用哪个药熟悉,自然就开哪个。同一个病你在广西的某家医院和在江西的某家医院开出来的药不一样很正常,而作为病人你什么都不懂。

这也是国内医药行业的普遍销售逻辑,销售们都讲究产品的“销售空间”,即供货底价和挂网价之间的价格差,有销售空间,给足了中间各个环节足够的利润,别人才帮你推广药品,医生才帮你开药出来。不然市场上那么多选择,为什么开你家的药?

而“销售空间”从哪里来,只能是虚开发票了。企业自然愿意配合,高卡发票虽然中间利润药厂赚不到,药企赚的还是供货底价-生产成本的辛苦钱,但是开票额高上去了,体现在公司财报中的销售收入自然也高,对股价和公司估值是有好处的。

药品国家集采的出现,打击的就是这个。集采药品医院只能找药厂直接采购了,除了配送费用,基本没有什么“销售空间”。集采价格也是透明公示的,也就不存在高开发票了。集采下医院必须用中标药品,医院必须满足集采采购量,医生也只能开出集采中标药品,但没有提成了。

这也只是药品销售逻辑上的一环。影响一个药品市场的因素还有很多,产品本身效果与优势,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甚至大概率不是决定性的。

回到齐鲁案件本身,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是齐鲁被曝出来。

END

免责声明:本文由卡卷网编辑并发布,但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只提供分享给大家。

卡卷网

卡卷网 主页 联系他吧

请记住:卡卷网 Www.Kajuan.Net

欢迎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