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卷网
当前位置:卡卷网 / 每日看点 / 正文

.net到底怎么了,为啥被很多人排斥?

作者:卡卷网发布时间:2025-01-10 19:14浏览数量:83次评论数量:0次

互联网不用。外包的话,按人月算钱,提高生产力并不能赚更多的钱,还tmd贼难招人。搞游戏开发能赚钱,但被.net社区自己给开除了。进厂苦哈哈的没地位。这可不人嫌狗弃嘛。没有上升途径,牛人不愿意进来。虽然对小型创业友好,但现在大环境……

接受现实,安居乐业,当个小众语言,有个一亩三分地就行了。

下面说说我个人的判断:

不要盯着互联网,没戏,阵地丢失了,就抢不回来了。除非一个用dotnet的小企业,成长成了大厂,这得至少10年。现在互联网也差不多成型了,这样的机会几乎是0。

央国企、外包这块,也没戏。道理同样,阵地丢失了。

用来做业务做产品可以,但核心是业务和产品,不是语法。做这些的话,现在dotnet生态已经很好了,采用可以省时间,省下来的时间要去研究业务,别摸鱼。

不跨平台技术尽量不要碰,除非这个平台你能控制。dotnet坑了好多人,就在这一点上。我不主张wpf进厂这个路线,除非没有选择了,可以选选。所有跟平台绑定的,一个也不能选。

信创,可以尝试。虽然ja声量大,局势对dotnet不利,但是因为是新领地,反而会有新的机会。信创,不仅仅是we,还有其它。dotnet相对于ja的优势是lazorhyrid,alonia。但是,这块目前还没看到啥好的商业模式,老们也没钱。

3d这个阵地不能丢。这是国内dotnet现存的唯一有价值的阵地,也是未来翻身的最大可能点。aigc,3dgs这些玩意,下一步就是元宇宙。aigc现在热点就是视频生成,视频和3d是一体两面,在2-3年极大概率有重大突破和现象级应用出现,一旦视频生成达到现在图像生成的成熟度,元宇宙的大门会再次打开。harp于元宇宙,就好jascript于we。有野心的,可以尝试这条途径,但是对个人要求很高,且要有耐心,还有一定赌的成分。还得懂点cpp,python。

ai是个新领地,要尽量来占领。ai已经进入产品时代了,会导致以前的各种软件以及app重新设计,这里dotnet有机会。这个时间窗口,大概是五到十年。可以有纯we的,这个竞争对手是python。也可以是桌面的,这个dotnet有很强的竞争力,主要在于aloniaui,lazorhyrid。也可能是wa,这个lazor具备一战之力。也可能是云端ai云原生这个也有一战之力。

linq还有语法糖这些不要。现在是copilot时代了,用copilot写代码对语法糖是降维打击。

有高上限的就这三个:3d,自己把它当工具来搞业务和产品,ai。这三个里面,3d没ja的事情。自己做业务和产品,自己说了算,用harp会较舒服,别人也插不上嘴。ai也没ja什么事情。

所以在国内,有野心有实力的dotnet程序员,千万千万别去对标ja,golang什么的,在国内,这已经是过去时了,来自ja和golang阵营的冷嘲热讽,听听就行了。互联网很快也要像windows一样成为过去式了,现在三超四强里,三超是微软、苹果、英伟达,都跟ja和golang没一毛钱的关系,而谷歌似乎捡起来了鲍尔默撰写的剧本,开始扮演起当初微软的角色……

正要关注和对标的是python和cpp。要盯着榜一大哥啊,同志们,你一个榜五的,盯着榜四有啥意思?也别管外企及海外啥的,现在中美脱钩,外企也在撤离。如果想进大厂,直接换语言就行。想进体制内,学历更重要。

——

多几句,dotnet的问题就在于,除了游戏(别说u3d不是dotnet家族的,很快就是了),没有好的商业模式。唯一这个好的商业模式,你还把它给开除了。

没啥好的商业模式,直接了上限。了上限了,牛人不愿意来了,逆向选择之下,直接导致社区水平上不来。开源啊,生态啊,不是关键原因。得研究和开拓新的商业模式,打破这个上限。

昨天,我跟团队提了五个问题,讨论了一天:

(1)做的事情要有价值,有创新;

(2)这个价值还能留住部分给自己;

(3)自己做这件事情有优势;

(4)要有杠杆能放大规模;

(5)要能快速看到钱。

然后,分析几件事情,如说,我想用dotnet开发基于diskann的向量数据库,这件事情有价值(市面上的太难用了),但是这个价值做出来了,我留不住,要么开源,要么闭源被破解。这么一分析,这件事情直接pass掉了。

图像aigc,做这个事情没有优势。这种适合大厂中厂搞。

做saas?saas在国内走了这么多年,没几个走通的。且不适合小厂。

做客户端软件?价值留不住。

后面讨论出来两个方向:

(1)app端aiapp。ai时代,会有新的app机会。这个机会有两类:一类是基于ai重新设计app,这个搞法是大厂打法。一类是,设备的计算能力提升后,很多ai应用从需要端跑,到可以直接在设备上跑了,会有新的机会。我选的第二类,因为大厂很少愿意这么干,上限不高,做到头也有一年一两千万,但对我来说,上限足够了。

(2)面向视频和3d的客户端+云原生应用。客户端直接免费,而视频和3d蛮适合云原生的,一个视频处理,合成,动不动几十分钟,云原生,mapreduce,直接能降到一两分钟搞定,节省的时间就是创造的用户价值。付费点就出来了,付费功能都在云端,别人也抄不走,价值留住了部分给自己。且动态扩容,不用前期设备投入,宣传可以投流量,很容易上杠杆。一套代码,nativeaot搞好,客户端用alonia提供给用户免费用,云端再适配下云原生,付费可以开启云原生加速。端再用maui封装下。注册会员的话,可以打通端和桌面端。这一想,tmd全通了。这个场景上限不低……这样搞的话,那个向量数据库又可以搞了,搞了云端自己用,第三方的那些,太耗资源了

END

免责声明:本文由卡卷网编辑并发布,但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只提供分享给大家。

卡卷网

卡卷网 主页 联系他吧

请记住:卡卷网 Www.Kajuan.Net

欢迎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