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AMD锐龙处理器普遍是八核?
作者:卡卷网发布时间:2024-12-07 15:35浏览数量:89次评论数量:0次
跟AMD处理器的模块化设计思路有关系。
AMD每代只设计一种ZEN架构,里面有八个核心,想要更多核心就拼起来。
每个核心旁边的小块是这个核心专属的L1和L2缓存。
中间最大的是L3缓存,所有8个核心共享32M三级缓存。
AMD把整个一大坨叫做CCD,把这种CPU设计思路叫做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设计优点很多,想要多少核心就放几个CCD,不光缩短了设计周期,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生产效率也有提升。
不过AMD的消费级平台被限制成最多可以放两个CCD,所以满血锐龙的规格就是16核心32线程,64M三缓,比如7950X。
只有在服务器平台上才可以放下很多个CCD,比如7995WX,96核心,192线程,384M三缓,里面放了12个CCD,三个一组,总共四组。
因为AMD这种模块化设计,导致自己的CPU核心数都是8的倍数。
有六核CPU是因为AMD生产CCD时,生产出来的核心不是每个都达到技术要求,于是为了降低成本,厂家将没有达到要求的核心屏蔽掉,就有了原生八核架构的六核CPU。
7600X有两个版本,一是单CCD版本,单个CCD屏蔽2个核心而来。
二是仍然有两个CCD,但是只有其中一个CCD可用,并且只开启了6个核心。
从表面看他是7600X,底子却是7950X。
英特尔的处理器架构是另一种设计思路。
简化成示意图就是下面这样的。
再次简化就是下面这样。
英特尔这种设计叫做环形总线。
每个CPU核心内部具备L1、L2缓存,而每个核心对应一个L3缓存区,每个核心跟L3的通讯距离最短,所以与缓存的通信延迟大大降低了。
但是环形总线的问题是总线距离不能过长,核心数量不能过多,否则核心之间的延迟飞速增长。
在12代之前,为了避免延迟太高,英特尔最高只造过10节点的处理器,最高规格只能到10核心20线程。
12代酷睿之后英特尔引入了能效核概念,每四个能效核占用一个节点。
于是英特尔尝试造出12节点的处理器,其中8个大核占用8个节点,16个小核占用四个。
所以英特尔消费级平台满血规格为8大核加16小核,总共32线程,比如13900K。
免责声明:本文由卡卷网编辑并发布,但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只提供分享给大家。
相关推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