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的chiplets芯片出了这么多年了,为什么Intel和NVIDIA还不跟进?
作者:卡卷网发布时间:2025-05-22 21:56浏览数量:4次评论数量:0次
Chiplet的缺点和优点都很明显。
先来看优点,Chiplet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成本的。请注意这个一定范围内,是指在Chiplet成本、性能等最优化的一个区间内。比如AMD的处理器的CCD,就是恰好落在这个区间内,8个核心200多平方毫米,成本可以算是当前制程下,平衡性能和结构,比较低的值了。
AMD利用Chiplet的这种方式,可以很快的堆大规模,比如96核心的EPYC 9004。
但是Chiplet也不是没有缺点。
缺点之一就是不同的Chiplet芯粒之间的连接带宽是远不如单芯片方案。虽然AMD给你说做了比如infinity fabric之类的(其实就是PCIe的改版),但是数据经过还是要多次转换,带宽限制还是很明显。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性能。
缺点之二是Chiplet的灵活性也有一定限制。比如AMD目前主流最低就是6核心处理器,因为CCD的良率还挺高的,做6核心都有点亏,你让AMD再砍一刀4核心占领入门级市场,那其实意义不大了。但如果让AMD在做一个4核心CCD,那肯定成本和芯片设计上要耗费更多资源,违背了Chiplet的本意了。这样其实AMD缺乏和英特尔酷睿i3对应的产品,整个低端市场基本拱手相让。
缺点之三是Chiplet也没那么成本低了。Chiplet本身在封装成本、额外的连接方面要耗费不少成本,尤其是高带宽的互联,每个Chiplet小芯片都需要端口,这是额外的晶体管消耗。封装方面要求颇高,PCB连接之类的成本也不低,后期随着芯片带宽需求增加,这些成本还要上升。因此整体来看,如果是向高端走,这些成本被摊薄还可以接受,向低端走可能有点问题。类似的AMD的中低端GPU,肯定还是单芯片。AMD低端市场的APU,也肯定是单芯片,这不是Chiplet的市场范围。
这些缺点和优点,对AMD来说,是合适的。因为AMD整体规模不大,成本压制比较低,做Chiplet可以很好的实现AMD的高端市场目标,攫取高端利润,并同时相对英特尔实现比较优势。
但是对英特尔和NV来说,Chiplet有意义,但是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民用市场这边意义不是很大。
比如英特尔,可以看到12代酷睿就三个配置方案,8+8、6+8、2+8,三个单芯片就可以基本满足所有市场的需求了,无论是笔记本还是台式机。
不过问题就是要流片3个不同的芯片,还得在封装和产品上做出区分,也存在屏蔽部分单元的情况。前期成本比较高,另外产品验证、研发和测试的规模更大一些。
对NV来说,Ampere时代,GA100、GA102、GA103、GA104、GA106和GA108这几个芯片,覆盖了所有的市场,这也是NV一贯以来的流片和处理方式。
和CPU不一样的是,考虑到GPU的规模和对内部带宽的需求,GPU上的基础单元很难分开,比如每个GPC如果作为一个Chiplet单元的话,性能方面可能更加得不偿失了。
因此AMD也仅仅是在计算核心和外部带宽方面做了Chiplet,而且封装方面紧紧靠在一起。对于RX 7900这种规模的GPU来说,做Chiplet可能还是有意义的,更小一些的GPU,意义可能就不是那么大了。
这也是英特尔和NV一直没做Chiplet的原因之一,就是企业规模大,综合考虑企业、市场和实际情况,自己选择传统路线是更有利的。
当然不是说未来两家一直不做Chiplet,英特尔的下一代CPU也就是14代酷睿可能做多芯片堆叠封装,也算是Chiplet的一种形式,NV可能在计算卡方面,考虑利用chiplet继续堆大芯片规模等,这都是未来规划了。
总的来说,任何技术都有优势和劣势,因此技术的应用,主要还是看这个技术是否符合当前企业、市场和资本的需求,如果符合,就会应用,如何不符合,就不一定会使用。不同企业有不同的选择方向,这也是Chiplet目前所面临的的真实情况。
免责声明:本文由卡卷网编辑并发布,但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只提供分享给大家。
相关推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