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卷网
当前位置:卡卷网 / 每日看点 / 正文

为何四大审计之一的安永不使用审计软件(如鼎信诺),还用传统的excel手工刷底稿,效率奇低?

作者:卡卷网发布时间:2025-05-18 22:10浏览数量:4次评论数量:0次

这里其实是审计方法论的差异。

我之前说过,内资所和四大的差距除了一体化管理甚大外,最大的鸿沟就是审计方法论的差异。四大是有一套严格的审计方法论,这套理论从重大错报风险定义开始,经过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再到风险应对,是一环扣一环的,是在考虑风险和效率平衡后,是高效的完成项目的方法论。

比如抽样这一点,内资所很多时候不考虑重要性水平、样本总量、内控的有效性、重大错报容忍度,直接按照所有样本的50%,70%抽,抽完直接检查,没查到问题就过,检查出问题直接调整。但是这样做是不对的:一是抽这么多样本是否合适?效率和鉴证水平怎么取舍?二是如果错误样本没抽到怎么办?因为你是随机或者是从大到小抽样,没有严谨的抽样逻辑。三是出现错报,怎么由单个样本错报去评估该报表项目的重大错报?

虽然现在审计沦为程序正义,四大和内资所在抽样上都是应付了事。但是四大的抽样是有逻辑,这个抽样的过程是可以重现,是可以去检查的,内资所的抽样过程是什么?考虑了哪些点后抽出的样本?这些可能需要进一步完善。

说回软件,因为上述一些严谨的方法论,四大更倾向于在这个方法论的基础上,让项目组成员自己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在底稿中展现验证没有重大错报风险的这个逻辑。比如审计程序的设计,四大我了解是没有一个既定的程序底稿的,不会给你一套程序底稿让你去填充,都是各个项目组自己去设计程序和底稿逻辑。但是呢,项目组做的过程都是在这套方法论的框架下的,就是说这套方法论不在于底稿的形式,它是符合审计逻辑的,就比如我可以由内控测试的有效性就去依赖它,从而减少实质性程序里抽样的样本量个数;我可以基于某个报表项目的金额和重要性水平的大小决定不对这个报表项目执行任何审计程序等等。

内资所应该普遍都是有一套底稿,项目组按照底稿上的要求去做。有的甚至软件就直接导出了,内资所很多项目压根就不会去考虑你做哪些程序,除了收入成本类的报表项目,大部分都是这个项目照搬那个项目,甚至经理都不会去考虑这家企业属于什么行业,关键审计事项是什么,哪些报表项目会发生重大错报风险?如何设计有效的审计程序去保证各个报表项目的认定没有问题,报表层面的重大错报如何应对等等。四大的项目经理会带着大家逐一设计各个报表项目的审计程序,然后给合伙人汇报这个程序,以防出现疏漏。然后大家按照这个既定的程序开展工作,一步一步的去验证没有重大错报风险的结论。

以上只是一些之前项目组的认识,不知道现在变化了没有,如果有失偏颇还请指正。

END

免责声明:本文由卡卷网编辑并发布,但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只提供分享给大家。

卡卷网

卡卷网 主页 联系他吧

请记住:卡卷网 Www.Kajuan.Net

欢迎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