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卷网
当前位置:卡卷网 / 每日看点 / 正文

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观点?

作者:卡卷网发布时间:2025-05-12 22:47浏览数量:3次评论数量:0次

Niklas Luhmann(卢曼),这哥靠自学,从0基础到社会学大拿。

在33岁时,他是个朝九晚五的公务员,虽然他学的是法律,但是他对社会学很感兴趣,找了很多书看。

大部人觉得当个兴趣,看看书差不多得了。但他硬是写了个论文,寄给哈佛的一个著名社会学家,对方看了大受震撼,赶忙批了奖学金,让他速来进修。

这还只是开始,之后他更是像开了挂,出版了50多本书600多篇论文,直接让学术界同僚汗流浃背了。

那么他是如何保持大批量、高质量的产出的呢?

卢曼有个提取、整合信息并输出观点的完整系统—卡片盒系统(Zettelkasten)。

一、卡片盒系统的5个步骤

  1. 信息捕捉:遇到一个新想法或者的信息,写到一张卡片上;或者看书碰到有趣的观点,写到一张卡片上。
  2. 信息消化:将「信息捕捉」阶段的笔记转换成观点完整的笔记,写到新的卡片上,然后将卡片按主题归类;如果观点已经很完整了,那就保留原本卡片。
  3. 观点连接:聚合同一个主题的观点相似、相反或相关的笔记,构建知识网络。
  4. 观点回顾:定期回顾笔记,保持卡片盒的有序。
  5. 文章创作:围绕你感兴趣的主题、项目整合相关观点,产出一篇文章。

二、「信息捕捉」阶段

这个阶段,你主要制作两种卡片:

  • 临时笔记:用来快速捕捉你当下的想法和碎片信息。
  • 文献笔记:用来捕捉阅读时的摘要。

在「信息捕捉」阶段,我们主要是在制作「临时笔记」和「文献笔记」

三、「观点消化」阶段

这一阶段,你会制作「永久笔记」:这些是你希望长期保存的笔记,可以把它看作是你想法的总结。

也就是,我们需要从「临时笔记」和「文献笔记」中提炼观点,形成「永久笔记」。

大部分情况下,「临时笔记」记录的信息会比较杂乱,需要进一步做提炼;而「文献笔记」的观点都相当明确,不需要进一步提炼,可以直接作为「永久笔记」。

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观点?  第1张

卢曼记录的笔记

[1]

高质量的「永久笔记」一定是简短且聚焦的

1个「永久笔记」即只记录1个完整的观点

这样的笔记会强迫你拆分复杂的概念,掌握每个主题的核心要点;更重要的是,这让你更容易在不同笔记之间建立联系,启发新的想法和视角。

四、「观点连接」阶段

卢曼的每张笔记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他会用「参考笔记」来连接不同的笔记。

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观点?  第2张

编号系统举例

[2]

「参考笔记」有2种类型:

  • 作为某个主题的目录使用,在里面引用相关笔记的编号。
  • 记录某本书/论文的元数据(作者,出版信息..),再和相关笔记(比如说「文献笔记」)交叉引用。

这些「参考笔记」是卡片盒的入口,后续笔记的检索都依赖这些笔记。

它最大的好处就是,一个笔记可以同时与多个主题相关,也就是被多个「参考笔记」引用,突破了用文件夹管理笔记的局限。

除了「参考笔记」外,当一个笔记中提到另一个笔记的概念或观点时,只要输入\写入对应的笔记编号就行了。

五、「观点回顾」阶段

系统趋向于无序和崩溃,你需要定期回顾卡片:

  • 设置计划:制定一个定期整理的计划,比如每周或每月的整理时间;记录下未来需要整理的任务或待办事项,保证整理过程的持续性。
  • 分类与归档:检查是否有未被「参考笔记」链接的卡片。
  • 更新和修订:去除过时或冗余的笔记,保持系统的整洁


六、「文章创作」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分为三步:

  • 构思和提炼:在创作文章时,卢曼会筛选出与主题相关的笔记,将其汇集在一起;他会从笔记中提炼出关键概念、主题和论点,为文章结构提供基础。
  • 撰写初稿:在写作过程中,他会参考卡片中的内容,以支持他的论点。
  • 修改和完善:初稿完成后,卢曼会进行多轮修改,进一步精炼论点和结构。他会继续参考和调整卡片中的信息,以确保最终稿的一致性和逻辑性。


实现这套系统的工具

卢曼本人使用的是纸笔和存放笔记的纸盒:

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观点?  第3张

纸笔实现的系统

[3]

如果你不想使用实体系统,你也可以使用 Obsidian、Zotero等笔记工具创建你自己的卡片盒系统(甚至可以用一个大型思维导图)。


我关于构建个人知识系统的其他相关回答:

什么样的读书方法才能快速榨干一本书的所有知识,避免低效阅读呢?

当笔记软件的笔记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如何整理?

你用过的最好记笔记工具是什么?

END

免责声明:本文由卡卷网编辑并发布,但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只提供分享给大家。

卡卷网

卡卷网 主页 联系他吧

请记住:卡卷网 Www.Kajuan.Net

欢迎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