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为什么这么火?
作者:卡卷网发布时间:2025-03-06 22:29浏览数量:52次评论数量:0次
我要说的有点儿扫兴,DeepSeek包括其他的AI工具,其实在处理历史类问题的时候,是有可能存在编造现象的,而且是真的假的掺在一块说,这就非常麻烦了。
今天看到了哔站那边对我视频的一个评论:
左老师您好啊,今天我因为看到您的明行政图里北京出现了彭城、济阳之类奇怪的卫名,而去问了一下DeepSeek,涨了些知识
但是追问的过程中,ds提到了一些您的行政图系列里没有提到过的卫,比如徐州卫,主体驻徐州城,您图里有的房村、吕梁洪巡检司各有一个千户所(《明太祖实录》卷34载:"置徐州卫,隶中军都督府")。此外还有徐州前屯卫,沿运河驻防,嘉靖之后主要驻山东台儿庄(《明宣宗实录》卷63:"于徐州至济宁段置前、后二屯卫")。这两个卫,在您的万历十年山东、南直隶对应年代里应该是存在的。
这样说,是不是可以配合AI,完善对明卫所的认识呢?还是说AI提到的卫所可能是编的?
明朝行政图系列,那是我18年绘制的一套明代地图,时间比较早了,当时无论是我的学识还是绘图技巧都非常简陋,存在大量错误,比如没有标注徐州卫就是其实的一处。
“北京出现了彭城、济阳之类奇怪的卫名”确实是有的:
“北平府在城诸卫”一共12个,包括彭城卫、济州卫、济阳卫、永清二卫,这五个如果只看名字,应该位于徐州、济宁州、济阳县、永清县,但却是在北京,而且确实在北京。前三卫是在洪武三年八月改设于北平,出处是《明太祖实录》卷五十五,是月“改设彭城、济阳、济州三卫于北平”。永清左右二卫是洪武元年八月在北平设置,《明太祖实录》卷三十四,洪武元年八月癸未:“诏大将军徐达置燕山等六卫,以守御北平。于是达改……青州卫为永清左卫,徐州五所为永清右卫。”
ds提到了一些您的行政图系列里没有提到过的卫,比如徐州卫,主体驻徐州城,您图里有的房村、吕梁洪巡检司各有一个千户所。
徐州卫,明朝历史上确实设置过,而且设置时间还在明朝建立之前,《明太祖实录》卷24,吴元年七月庚寅“置徐州及济南二卫”,随后徐州卫军卒编入徐达的北伐军,洪武元年十月,明军布防刚占领不久的北平,于是“遣徐州卫镇抚程信守雄州”。
万历《徐州志》卷三有徐州卫的详细资料,设置有左、右、中、前、后、中左、中右一共七个千户所:徐州卫,吴元年即置,初辖左右中前后五所,景泰五年调灵山、安东二所增设中左、中右,凡为所七。
此事在《大明一统文武诸司衙门官制》卷一亦有记载:
所以徐州有个徐州卫是对的,这点我确实做错了,DS的补正也是对的。但是房村、吕梁洪各有一个千户所则是没影的事,无论是《实录》还是《徐州志》,都没对此的说法,所以不妨再去追问一下DS对这个事的史料来源。
此外还有徐州前屯卫,沿运河驻防,嘉靖之后主要驻山东台儿庄(《明宣宗实录》卷63:"于徐州至济宁段置前、后二屯卫")。
它说徐州还设置有徐州前屯卫,沿运河驻防,嘉靖后主要驻台儿庄,还标出了史料来源是《明宣宗实录》卷六十三。这个比较容易查证,宣宗实录很容易获取,卷六十三是宣德五年二月的事,就这一个月,点校完加上标点也才不过八千多字,挨个字看就行,查证的结果就是压根没这事,更没这句话。
而且,台儿庄在明代是属于山东兖州府峄县的,如果真驻扎有一个“徐州前屯卫”,则峄县志里必然有记载,而乾隆《峄县志》对本县武备的记载情况是:“考峄在前明并未设营弁,惟邹邬镇巡检司一员,领弓兵二十名……嘉靖四十二年移置拖犁沟。万历三十四年又于台庄置巡检司一员,弓兵未详。”
峄县在明代并没有军事单位,所以连巡检司都标注算在了里头,如果台庄(台儿庄)真驻扎有一个卫所,不可能不写。另外,详细开列了明代卫所名单的《大明会典》也没有提到过任何“徐州前屯卫”的设置,所以这个卫确实是没有的。
那么,DS在补充徐州有徐州卫的同时,却虚构了徐州房村、吕梁洪各驻扎有千户所,以及设置有徐州前屯卫的事,这种真假莫辨的东西如果不去查证,只用DS生成导出,造成的结果只能是污染原本没有争议的正确信息。
所以,DeepSeek是好事,但尽信DeepSeek,则不如无DeepSeek。
免责声明:本文由卡卷网编辑并发布,但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只提供分享给大家。
相关推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