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卷网
当前位置:卡卷网 / 每日看点 / 正文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作者:卡卷网发布时间:2025-03-05 22:04浏览数量:44次评论数量:0次

面条

面条起源于中国,大约早于魏。

明张岱《夜航船》:“魏作汤饼,晋作不托。”这里的“汤饼”实际是一种“片儿汤”,制作时一手托面团,一手往汤锅里撕面片,这就是面条的前身。到北魏时,汤饼不再用手托,而是用案板、杖、刀等工具,将面团擀薄后再切成细条,这就是最早的面条。

后在汤饼的基础上,又发展成“索饼”。

东汉刘熙在《释名》中便提及“蒸饼、汤饼、蝎饼、髓饼、金饼、索饼”。《释名疏证补》曰:“索饼疑即水引饼。”《齐民要术》记录了其做法:“水引馎饦:细绢筛面,以成调肉臛汁,待冷溲之。水引,挼如箸大,一尺一断,盘中盛水浸。宜以手临铛上,挼令薄如韭叶,逐沸煮。”先揉搓到像筷子一样粗细,切成一尺长的段,在盘里用水浸着,再揉搓到韭菜叶那样薄,这时的面片已类似宽面条了。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第1张

到了西晋时期,汤饼已经有细条状了。《饼赋》这样描述下饼的情景:“于是火盛汤涌,猛气蒸作,振衣振裳。振搦拊搏。面迷离于指端,手萦回而交错。纷纷驳驳,星分雹落。”

西晋傅玄《七谟》有“乃有三牲之和羹,蕤宾之时面,忽游水而长引,进飞羽之薄衍,细如蜀茧之绪,靡如鲁缟之线”之说。可见,面条有多细。

到唐代,面条多了一种“冷淘”,杜甫的《槐叶冷淘》诗:“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说的就是“冷淘”。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凉面。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第2张

从宋代开始,正式有了“面条”的名称。

面条除了汤煮外,还有了炒、焖、煎等方法。

街边的面馆,专售各种口味的面条:宽面、细丝面、切成方粒的棋子面、面片等,口味区别在于浇头。荤面有:猪羊盦生面、丝鸡面、三鲜面、鱼桐皮面、笋泼肉面、炒鸡面、子料浇虾燥面、三鲜棋子、虾燥棋子、虾鱼棋子、丝鸡棋子、七宝棋子、笋燥齋淘、丝鸡淘、耍鱼面……而素面浇头则几乎离不开四样:笋、豆粉、面筋、乳酪。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第3张

到了元朝,太医忽思慧的《饮膳正要》里,第一次出现了挂面。“挂面,补中益气。羊肉一脚子,挂面六斤,蘑菇半斤,鸡子五个,煎作饼,糟姜一两,瓜荠一两。用清汁下,胡椒一两、盐、醋调和。”

清朝,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记录下了“鳝面、温面、素面、鳗面、裙带面”的做法,李渔则自创了“五香面”和“八珍面”,五香面是自己家用,而八珍面则是用来请客,做法极其讲究,“鸡、鱼、虾三物之肉,晒使极干,与鲜笋、香蕈、芝麻、花椒四物,共成极细之末和入面中,与鲜汁,共为八种。”

面条发展越来越成熟,种类也越来越多。

回到台湾的张大千,喜欢用川味的红烧牛肉面招待客人,吃上那碗牛肉面,总能唤起他对故乡的眷恋;袁世凯早餐喜欢吃鸡丝面,梁实秋酷爱炸酱面;就连民间,许多特定节日,譬如三伏天、生日、婚礼、新年都要吃上一碗面以庆祝。

这就不得不提到让莆田人引以为傲的“莆田卤面”。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第4张

莆田卤面

据记载,莆田卤面的历史可追溯到千年前。其一说法是唐朝时期,武则天在福建设郡,大量北人南迁。由于古时南方多产水稻,小麦较少,故北方人日常渐渐习惯了食用米饭,而面条则成为节日、婚假等喜庆之日才会食用的美食。当地的渔民出海捕鱼时,为了方便就餐,通常会带上面条,再搭配新鲜抓捕的时令海鲜等,逐渐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莆田卤面。

另一说法则是清朝时期,当时中原的世族大族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往南迁,一部分人留在了莆田,他们把中原的面食文化即河南烩面融入到莆田当地的饮食中,莆田当地人结合了本地丰富的山海资源,创作出了如今的莆田卤面。

不管莆田卤面的历史从何而来,它都成为了莆田文化的一部分。

在莆田地区,卤面有些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是莆田人过春节都会煮的传统莆田美食,它是莆田结婚喜宴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主菜,它是家家户户接待亲朋好友必备的一道菜,使得莆田有了“卤面之城”的美誉,可以说在莆田任何一家饭店都能吃到卤面。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第5张

在莆田过年,和其他地方过春节的方式不太一样,因为莆田人的大年三十是“小年”,正月初四才算是过大年。

在这个看似“奇怪”的传统习俗背后其实隐藏着一段屈辱的故事。根据《莆田县志》的记载: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外敌突然来袭,城池被攻陷,尸横遍地、哀鸿遍野,老百姓们只能纷纷逃到山中避难。次年正月初一敌人被戚家军打败后人们才得以返家。由于家家都避难外地,没法过大年,人们只能在正月初四重新过年。为了永远记住这段伤痛的历史,人们约定,此后的每年都以除夕为“小年夜”,以正月初四为“大年夜”,再过一次年。又由于不同地区返家时间不同,莆田有些地方也有初三或初五过“大年夜”。

不管哪一天过大年,莆田卤面是肯定要吃的。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第6张

莆田卤面和其他地方的卤面不同,卤面之所以是叫卤面,不是因为是卤味的卤汁,而是指类似卤味的慢功夫,因为它是在文火中慢慢炖出来的,面条充分吸收高汤和配料的味道,析出面的成分,汤慢慢变得粘稠。

做莆田卤面的关键在于面条、配料、高汤。

用的面条是用不同面粉按比例加工,做出来的生面,韧性很足,下锅后不易糊掉。配料上,猪肉、干香菇、虾干、蛏干、干贝、大蒜是必备的,再讲究些的卤面还要加上红菇。

高汤要挑选猪骨头里最好的骨段,熬出来的高汤白花花的才好喝,也有人家会用青蛾来掉汤,鲜甜得很。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第7张

做莆田卤面有诀窍,大到面汤添加的时间,小到用什么配料,甚至在吃面的时间上也有要求。

一般来说,一锅卤面从出锅到上桌3—5分钟,就要开吃了,否则面就糊了,口感就变了。所以在酒席上做正宗的莆田卤面是很考验厨师功夫的,时间过久,面条味道变了就失去鲜味了。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第8张

食材

鲜面条、五花肉、大白菜

花蛤、蛏干、红菇、芹菜、青蒜

油、盐、高汤、清水、料酒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第9张

步骤

锅中加油热后,下五花肉爆香。

如果家里有猪油就用猪油煮,没有就用五花肉爆一爆香味。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第10张

多煸一会,将五花肉的油脂熬出。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第11张

加青蒜头段爆香。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第12张

加入大白菜翻炒至断生。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第13张

再加少量食盐炒匀。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第14张

下入花蛤翻炒片刻。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第15张

加蛏干和红菇。

卤面里一般会放一些海鲜干货,例如虾干、蛏干、干贝等。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第16张

有红菇最好,没有就用干香菇。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第17张

加高汤和清水。

煮莆田卤面最好用到高汤,如果没有高汤,配菜里最好有花甲,这样汤才会鲜甜。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第18张

汤或水一次要下够,汤汁太少,面会结团。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第19张

翻炒片刻,开大火煮。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第20张

大火煮开,让汤浓稠一点,味道浓一些。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第21张

闻到汤的香味后下入面条。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第22张

面条下入锅中后不能动,让面条自然吸收汤汁的香味。可以淋上点油,盖上锅盖焖。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第23张

汤开了以后轻推面条让面与汤充分接触,面在这个过程中会吸收汤汁并释出面粉让汤更稠,完全不需要加水淀粉。等汤再次开了面条焖熟了才可以翻动,不然会烂掉变得糊糊的。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第24张

加芹菜和青蒜。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第25张

加少许料酒增香,再淋点油。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第26张

翻炒均匀。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第27张

香喷喷的莆田卤面完美出锅。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第28张

快来吃!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第29张

好的莆田卤面,汤稠面不糊又吸收了高汤的鲜味,真是吃了还想吃。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第30张

浓郁的汤汁,丰富的原料,怎能不美味呢~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第31张

多吃几碗吧!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第32张

图文:呵呵笋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第33张

古代人会吃什么碳水食物?有哪些从古流传至今的碳水美食?  第34张

简单又幸福的小吃货,这里是我的原创美食小世界,有我的美食故事,希望美食能够温暖你的心感动你的胃。每周我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原创美食故事和体验,如果喜欢笋笋的菜,记得给笋笋点赞或留言哦。如果你有好的美食故事愿意和我分享,笋笋在这里期待你的故事。

END

免责声明:本文由卡卷网编辑并发布,但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只提供分享给大家。

卡卷网

卡卷网 主页 联系他吧

请记住:卡卷网 Www.Kajuan.Net

欢迎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