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写作文一直写不出来东西,只是凑字数,家长要怎么办?
作者:卡卷网发布时间:2025-03-05 22:03浏览数量:48次评论数量:0次
要让孩子写作文不再凑字数,首先要确保他们有东西可写。
我们需要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可以带孩子多走出家门,去公园、博物馆、乡村等不同的地方,让他们接触多样的环境和人群。
在过程中,引导孩子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感受不同的氛围。
比如在公园里,可以问孩子:“你觉得今天的天空是什么颜色的?那朵云像什么?”
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是在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创造更多交流的机会
晚饭时间可以成为分享一天见闻的时刻,每个家庭成员轮流讲述今天最有趣的事情。这不仅能让孩子学会表达,也能让他们明白,生活中的点滴都可以成为故事。
读书也是扩展孩子视野的重要方式
好的阅读材料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表达的模板。但要注意,阅读不应该成为另一项任务,而是要让孩子真正爱上阅读的过程。
当孩子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他们自然就有了想要表达的内容,写作也就不再是凑字数了。
逐渐让孩子转变写作的心态:从“任务”到“表达”
孩子写作凑字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把写作视为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而非表达自己的渠道。因此,我们需要帮助孩子转变这种心态。
减轻写作的压力
不要一上来就要求孩子写多少字,而是鼓励他们先自由表达。可以从口头表达开始,让孩子讲述一个故事或分享一个经历,然后再引导他们把这些内容写下来。这样,写作就不再是一个陌生的任务,而是口头表达的自然延伸。
找到孩子感兴趣的话题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事物,比如动物、运动、游戏等。
如果能让孩子围绕这些话题写作,他们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即使是学校布置的命题作文,也可以尝试从孩子感兴趣的角度切入。
让写作成为一种交流
鼓励孩子把写好的作文读给家人听,或者和同学分享。
当他们发现自己的文字能够引起他人的共鸣或反应时,会更加重视写作的质量,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这种做法不仅让孩子感受到写作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也加强了亲子之间的交流。
除了改变孩子的写作心态,我们还需要为他们提供具体的写作指导和工具,帮助他们克服表达上的困难。
比如教会孩子写作的基本结构
即使是小学生,也需要知道一篇文章通常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
可以用简单的框架帮助孩子组织思路,比如“先说发生了什么,然后说为什么发生,最后说我的感受”。这样的框架能让孩子在写作时有所依据,不至于无从下笔。
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和描述
可以用“五感法”来帮助孩子丰富描写,即引导他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来描述事物。
例如,描述一个苹果时,不仅要说它是红色的(视觉),还可以说它摸起来很光滑(触觉),闻起来有清香(嗅觉),咬一口会发出脆响(听觉),吃起来甜中带酸(味觉)。
给孩子提供适当的范文和写作素材
这不是让孩子抄袭,而是让他们学习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可以收集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孩子从中学习表达技巧。
给予及时和有效的反馈
当孩子写完作文后,不要只关注错别字或语法错误,更要注重内容和表达。可以告诉孩子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可以进一步改进,并提供具体的建议。这种建设性的反馈能够帮助孩子不断提升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的耐心和坚持。当我们关注孩子写作背后的真实原因,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孩子的写作自然会从凑字数转变为真实的表达。
记住,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让孩子写出好作文,更是培养他们终身受用的表达能力和思考习惯。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思想是在表达中产生的。”
通过引导孩子学会表达,我们实际上是在帮助他们学会思考,这比任何一次高分作文都更有价值。
希望每位家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帮助他们爱上写作,享受表达的乐趣!
免责声明:本文由卡卷网编辑并发布,但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只提供分享给大家。
相关推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