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看点 > 正文内容

如何评价曹林最近发布的文章《越少写作的人,越容易神话崇拜deepseek》?

卡卷网8个月前 (02-28)每日看点130

因为Deepseek写作能力在大语言模型中就不算多好,没有对齐,指令遵循也差。Deepseek的文章AI味重、修辞过于繁复、伪深度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

DeepseekR1算是优缺点明显的优等生,但是和尖子生差距还是很大的。

具体的差别就是,DeepseekR1模仿人类还很难,容易被看出AI味,也无法直接商用。但是目前大语言模型的尖子生,已经接近初级商用的门槛了。

目前大语言模型写作的天花板是claude3.7和Gemini-2.0-Flash-Thinking-Exp-01-21。

我分享下三个模型针对问题描述中文章的反驳,大家可以看下,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其中claude3.7和Gemini都是一次性生成。

DeepseekR1第一次生成的简直浮夸得没法看,贴的时用”用词太浮夸了,希望用词质朴,精准一点“提示词优化了一之后的结果,虽然依然不太能看。

以下是统一的提示词

请写一篇文章回应这篇文章,不用反驳的太全面,我希望你能更有真人的感觉。更有一个自己坚持的观念和独立的意识,对这篇文章当中自己最不同意的观点进行反驳,而且不用这么逻辑分类明确。要聚集于一个主要反驳的理念,层层递进,层层深入,有一定哲理。(注:deepseek是新发布的一个大语言模型):【曹林文章详情】

deepseek

## 当机器成为照见人性的镜子
人们总说AI的文字没有灵魂,可那些被贬为"伪深度"的文本里,分明映照着我们这个时代最真实的焦虑。当一位母亲用Deepseek生成悼亡诗来祭奠早逝的女儿,当山区教师将AI润色的课文解析送进没有图书馆的教室,这些被精英斥为"套路化"的文字,正在完成语言最本真的使命——连接孤独的心灵。
文字工作者对"机器味"的敏感,恰似钢琴师听不得电子琴的和弦。但午夜地铁里盯着手机屏幕的上班族,从AI生成的职场散文中认出了自己的影子;留守乡村的老人听着AI朗读的家书,在机械音里触摸到城市的温度。当学院派还在争论"真深度"的学术标准,那些流水线生产的文字早已在水泥森林里生根发芽——它们或许不够精致,但足够真实地折射着这个时代的生存状态。
把AI写作比作"高考满分作文"是危险的傲慢。考场作文是带着镣铐跳舞,而Deepseek的文本更像是面没有焦点的镜子:程序员喂给它整本《追忆似水年华》,它便吐出意识流的碎片;投喂《论语》的残章,它便学着之乎者也。这些文字之所以让人觉得"空洞",或许不是机器不懂思考,而是它太过诚实地映照出了输入者的知识结构。当我们嘲笑AI在掉书袋时,是否在回避自己同样破碎的阅读史?
文字的价值从来不在修辞的殿堂里。敦煌藏经洞的抄经生重复着千篇一律的佛经,却在边角处画下嬉闹的牧童;明清文人代写家书的营生,让不识字的妇人也能触摸相思的温度。今天AI生成的文本,何尝不是数字时代的"抄经体"?那些被指摘的"套路",正在成为普通人重获表达能力的拐杖;所谓的"伪深度",恰恰是沉默者重新开口时的牙牙学语。
真正可怕的不是AI写出了像人的文字,而是越来越多人活成了AI的样子。当教师用标准答案框住孩子的灵性,当作家为流量重复自己的金句,当学者用文献综述替代真问题——这些自我驯化的人类,比任何算法都更接近真正的"机器写作"。或许我们该感谢Deepseek,它用那些不够完美的文字提醒我们:创造力的敌人从来不是工具,而是工具化生存的惯性。
在景德镇的瓷窑里,老师傅常说"没有瑕疵的瓷器最可惜"。那些冰裂纹中的残缺,才是火焰与泥土对话的印记。当我们面对AI生成的文字,重要的不是辨别它有多像人,而是思考它映照出了人性中哪些被遗忘的褶皱。在这个意义上,Deepseek不是写作的终结者,而是一块试金石——它测试的不是机器的智能,而是人类对待语言的真挚程度。

claude 3.7 Sonnet

我们为何害怕强大的AI?
读完这篇关于Deepseek的文章,我坐在电脑前冷静了很久。作者对"AI伪深度"的批判和对"文字失语症"患者的怜悯让我感到一丝不适。这种不适并非因为我是AI的狂热拥趸,而是我看到了一种隐藏在批判背后的恐惧。
我想聚焦一点:作者认为"深度思考是人类特权"这一观点。
真的是这样吗?
每当新技术出现,总有一群人急于划定边界:"这是机器能做的,那是人类专属的。"昨天我们说计算是机器的事,创造是人类的事;今天我们说简单创作是机器的事,深度思考是人类的事;明天呢?
我认为,我们低估了语言模型的本质。它不仅仅是在"模仿"人类写作,而是通过吸收人类文明的精华,展现了语言本身的内在逻辑和可能性。当我们看到AI能生成"深刻"的文字时,我们震惊,是因为我们从未真正理解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语言不仅是思想的载体,也塑造着思想本身。维特根斯坦说:"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AI通过掌握语言模式,确实触及了我们认为只属于人类的思维领域。这不应该令我们恐惧,而应该促使我们反思:思维的本质是什么?
原文作者批评Deepseek的"伪深度",但这种批评暴露了一种深层的焦虑——如果连"深度"都可以被算法模拟,那人类还剩下什么?这就像文艺复兴时期照相技术出现,画家们恐慌地宣称:"机器永远无法捕捉灵魂。"
但历史告诉我们,技术的进步不会消灭艺术,而是将艺术推向新的高度。摄影的出现解放了绘画,使其不必拘泥于再现现实,转而探索更多可能性。
同样,AI写作的崛起不是威胁,而是机遇。它不会夺走人类的"深度思考",而是迫使我们重新思考何为真正的深度。当模板化的"深刻"变得唾手可得,我们才有机会追求更本真的表达。
我不认为喜欢Deepseek的人都是"文字失语症"患者。相反,正是那些真正理解语言力量的人,才能欣赏AI展现的语言可能性。就像一个优秀的音乐家会欣赏一台能演奏复杂乐曲的机器,因为他们理解其中的技艺。
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技术的本质不在于它是什么,而在于它揭示了什么。Deepseek这类AI的出现揭示了语言和思维的奥秘,它让我们看到,所谓"深度思考"也许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神秘不可触及。
这不是要贬低人类思维,而是提醒我们:也许是时候超越那些舒适的界限,重新思考我们作为人类的独特价值了。
也许,真正的区别不在于谁能产生"深刻"的文字,而在于谁能为文字赋予真正的意义。AI可以模拟卡夫卡的文风,但它永远无法体验卡夫卡的内心世界;它可以分析尼采的哲学,但它永远无法感受尼采面对虚无时的绝望与勇气。
我们不必害怕AI的"深度",因为真正的深度不在于文字的堆砌,而在于体验的真实。在这一点上,人类依然是无可替代的。
但我们也不应固步自封,把"深度思考"视为禁脔。当我们看到AI能生成"深刻"的内容时,与其批判它的"伪深度",不如思考我们自己的思维是否也有变得更加模式化的风险。
在这个变化的时代,真正重要的不是捍卫所谓的人类特权,而是不断发现和创造新的可能性。或许,与AI的对话恰恰是我们探索自我的一面镜子。

Gemini-2.0-Flash-Thinking-Exp-01-21

读完这篇文章,我能感受到作者那种带着一点审视,甚至可以说是略微警惕的目光,来看待Deepseek以及当下舆论对它的吹捧。说实话,很多观点我都挺认同的。尤其说到那些“文字失语症”和“词穷症”,简直太真实了,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缩写和表情包,好好说话变成了一种奢侈。
但是,读完之后,我心里还是有点不一样的想法,或者说,有点“不服气”吧。 作者说Deepseek的“深度”是伪深度,是“利用人的无知”营造出来的,还把它比作“高考满分作文”的技术升级版。 这个比喻,我觉得有点过于贬低了,也可能,有点过于悲观了。
我承认,Deepseek现在肯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深度思考”,它本质上还是基于大量数据和算法的模仿和生成。 它所谓的“深度”,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对人类语言模式的精巧捕捉和再现。 就像一个技艺高超的演员,可以完美地模仿各种情绪和表达,但那并不代表他真的拥有这些情绪和体验。
但是,仅仅因为它是“模仿”,我们就应该如此轻易地否定它的价值,甚至把它看作是对人类思考能力的“反向测试”吗? 我觉得,这里面可能有点“酸葡萄”心理,或者说,是一种对新技术本能的防御和排斥。
我更愿意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Deepseek的出现。 它就像一面镜子,没错,但它照见的,不仅仅是我们的“文字失语”和“思维肤浅”,也映照出我们人类自身思维的某种局限性。
作者说,Deepseek的“深度”是“算法蒸馏和压缩的华丽词藻”,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这话听起来很刺耳,但仔细想想,我们人类的很多“深度思考”,难道就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蒸馏和压缩”吗?
我们的大脑,不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算法”,在不断地接收信息、处理信息、生成想法吗? 我们所谓的“知识”,不也是对无数经验和信息的“压缩和提炼”吗? 我们引用的那些哲学概念、学术术语,不也像是某种“华丽的词藻”,帮助我们更高效地表达复杂的思想吗?
当然,人类的思考和AI的算法有着本质的区别。 人类有情感、有意识、有体验,这些是AI目前无法企及的。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就认为,所有基于算法的“深度”都是虚假的、空洞的。
Deepseek的出现,或许正是在提醒我们, “深度”这个概念本身,可能需要被重新审视和定义。 我们一直以来所推崇的“深度”,是不是过于强调了某种特定的思维模式,比如逻辑严谨、体系完整、引经据典? 而忽略了另一种可能存在的“深度”,比如快速捕捉信息、高效整合知识、多角度生成观点?
就像作者自己也承认的,Deepseek“秒懂问题,秒速输出千字长文”。 这种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难道不也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深度”吗? 它也许不是那种“十年磨一剑”的深刻,但它可能是那种“快速响应、高效解决”的智慧。
我们不能用旧时代的标准,来衡量新时代的工具。 Deepseek或许确实有“机器味”,它的“深度”也可能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深度”。 但是,它也展现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一种人机协作的可能性,一种超越人类个体思维局限的可能性。
与其把它看作是对人类的“反向测试”,不如把它看作是一个“进化契机”。 它迫使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深度”, 重新审视我们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重新定义我们在信息时代的角色和价值。
也许,未来真正的“深度”,不再是单纯的人类思考,也不是单纯的机器智能,而是两者融合的产物,是一种人机共生的新智慧。 而Deepseek,也许就是这个新时代的“先声”,它用一种略显稚嫩,甚至有些“拙劣”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未来“深度”的另一种可能形态。
所以,我并不觉得应该对Deepseek如此警惕,更不应该轻易地否定它的价值。 相反,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它、利用它,甚至,去和它一起进化。 毕竟,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与其站在原地抱怨,不如拥抱变化,去探索新的可能性。 也许,Deepseek的“伪深度”,恰恰是通往未来“真深度”的桥梁。


我相信但凡对写作稍有感知的人,都能体会到 Claude 3 和 Gemini 相较于 Deepseek 的明显优势。而且后两者呈现的文章仅是一次输出的结果,而 Deepseek 还是在经过提示词调整后的状态。要是 Claude 3 和 Gemini 再经过一些优化调整,有更细节的提示词,产出的文章质量还会更上一层楼。

即便不做调整,就目前 Claude 3 和 Gemini 生成这两篇文章的水平而言,AI 生成的痕迹已然很淡了,倘若再对文字稍作修改调整,几乎能达到让人无法分辨的程度。

当然你可以觉得它们写得不够好,但我相信要是进行盲测,没多少人能区分出它们与真人所写文章的差别。

我目前正在着手对主流大语言模型,进行不同文学体裁写作时的能力进行测试。

以下是第一批小说写作的能力测试结果(比较主观,仅作参考)

如何评价曹林最近发布的文章《越少写作的人,越容易神话崇拜deepseek》?  第1张

可以看到deepseek R1在写作方面还是比较一般的,最大的原因就是其文笔的浮夸和可控性差,基本没法在严格的约束条件下进行受控写作。而强可控性,就是AI写作商用的最基础的能力要求。

但是deepseek R1也有独特的优点,就是思维的发散性很强,用来做创意性工作,比如提供思创意思路、写作灵感就很厉害。

目前各种大模型写作能力偏向都有所不同,甚至可以说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只要将模型用在最对的方向,才能真正发挥模型的能力。


当下这个时间节点与两三个月前已大不相同。能够触及商业化写作门槛、完全没有AI味的模型,都是近两三个月才发布的。

而直到在2024年12月之前,都几乎没有一个模型能在只需较少改动的情况下,达到真正让人无法分辨是人类创作还是 AI 生成的临界点。

但是目前来看,摸到商业化写作门槛的模型已经有两三个了。


欢迎关注我的AI运营、写作方向的高度垂直专栏。

近十年的互联网运营、内容、文案方向的工作者,我会在这个专栏里分享个人利用AI辅助运营、尤其是写作的干货文章。

AI写作之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卡卷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kajuan.net/ttnews/2025/02/11385.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小米14和华为mate60怎么选?

手持荣耀20,用了五年多了,使用仍然较为流畅,但是电池不太行了,于是2024年8月在家乡的小米之家购买了小米14(12+256),用了快两个月吧,说说使用体验。 外观层面,由于我使用的荣耀20放在现在妥妥地属于小屏,习惯了小屏...

苹果为什么不做千元机?

苹果为什么不做千元机?

第一步,打开苹果官网,注意是.com,不是.cn;第二步,点击iPhone,选择Compare iPhone;第三步,选择最新iPhone 15系列,查看起售价格,分别为$1199,$999,$799。这不妥妥的千元机吗,怎么苹果就不做千元...

马云也搞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用户偏爱微信支付,而不是支付宝?

这题我会,我教马云一招。你直接把你那破比支付宝的代码全删了,重新写一个。打开支付宝直接就是一个大大的支付码,然后右上角按一下就是扫一扫。你要是还想保留你的其他那些乱七八糟的功能,麻烦将他们全部做到下拉菜单里。你这么设计我不说你能干死微信,但...

网易云音乐上看到过最触动的热评是什么?

网易云音乐上看到过最触动的热评是什么?

1.“昨天晚上洗澡的时候,我忘记拿毛巾了,喊了声妈妈帮我拿下毛巾,正当我伸出左手准备接毛巾的时候,我愣了一下,又换了右手。”希望你永远不会听懂这句话,永远都不要懂。——网易云热评《关键词》2.小时候跟着父亲去城里卖西瓜,害怕同学会看到我,就...

有没有高手指点一下Google做SEO现在的技巧啊?心好累。

有没有高手指点一下Google做SEO现在的技巧啊?心好累。

搜索引擎优化 (SEO) 的目标是让 Google 在用户输入相关搜索查询时提供您的网页链接。虽然没有固定的蓝图可以保证您获得最高排名,但有几种 SEO 最佳实践(您可以将其视为 SEO 规则)可以增加您在非付费结果中获得良好排名的机会。谷...

有哪些让你目瞪口呆的 Bug ?

有哪些让你目瞪口呆的 Bug ?

成都有个监狱情况比较特殊,关押的基本全是重犯,而且还都是经济犯和政治犯,他们以前都是一方大佬,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无非是不小心中箭落马或帮老大顶锅才进监狱,所以即使进来了,他们依然保持着体面和骄傲,依从性差,虽然不至于和监狱...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