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看点 >> 从什么时候你发现读书并不需要仪式感,而是一件「随时随地」发生的小事?

从什么时候你发现读书并不需要仪式感,而是一件「随时随地」发生的小事?

卡卷网 每日看点 95

从我开始把书当作礼物送人开始。

在那之前,读书都要找安静的环境,或者泡杯茶,放个音乐,一切准备妥当了,然后才开始看书。

再往前推,还没有那么多书的时候,想看书都要到处借。

学校旁边有个书城,里面的书都是精挑细选的,内容都很不错。但要办借书卡,往里面充钱。那也觉得很开心。

每个周末就泡在那里,有时候也借回去看。

那时候看书,是真的爱惜,夏天手上有汗,要先在衣服上擦干了,才拿书。书页稍微折了一丢丢,就会心疼好久。

好不容易买几本新书,还得找个报纸给它包个书皮。那时候谁要是说,你这本书借给我看看,那是万般不情愿的,生怕人家给弄脏了弄皱了。

后来,搬了几次家,有些书遗落了,丢失了。再后来,家里的书多了,有些还没拆包装,朋友同事分别,不知道送什么,干脆就选本书送人。

应该是从那会,对看书的仪式感也不那么在意了。

﹎﹎﹎﹎

现在孩子写作业,我在旁边看书,有时候停下来给他解答问题,然后接着看书,这种时候也能很快沉浸其中,不会出现读不下去的情况。

针灸书籍和《黄帝内经》这类,也能看的津津有味。

上班路上,会打开电子书看一会,经常一看就忘记时间,以前经常因此坐过站。

但就我个人而言,读纸质书和电子书的感觉还是有区别的。

纸质书可以写写画画,电子书虽然能划线复制,但总感觉电子书看完不如纸质书印象深刻。

偶尔需要写书评的时候,也是需要翻完纸质书,才觉得敢下笔。


其实现在看来,不讲究读书的仪式,能够更充分的利用碎片时间,完成一本书的阅读。不必因为时间不对,气氛不对,错过与书相约的时光。

从什么时候你发现读书并不需要仪式感,而是一件「随时随地」发生的小事?  第1张


以上。

协助本站SEO优化一下,谢谢!
关键词不能为空
同类推荐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