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感觉文笔已经超越杜甫李白了怎么办?
作者:卡卷网发布时间:2025-02-21 22:40浏览数量:51次评论数量:0次
叔叔就直说了啊:
1、全文堆砌,看似辞藻华丽,实则毫无文学造诣。
比如:默阎罗,泣孟婆,奈何桥上植曼陀
这里的“罗”、“婆”、“陀”就是强行押韵,估计是从快手精神小伙那里学来的,哪怕是乡野村夫做的词,都不至于连最基本的平仄都没有。
读起来就像“鹅鹅鹅”,很尬很尬
现代人听了摇摇头,古人听了摇摇头,男人听了摇摇头,女人听了摇摇头,有文化的听了摇摇头,没文化的听了也摇摇头。
2、弄一些生僻字来卖弄没有任何意义
比如:鬼聻对唳,绵刺倒倚,赤水滴涎……
首先还是没有注重平仄啊,要是在古代,你写到这里基本就要吃十张戒尺了(打断一张换一张,古代戒尺是竹子做的,打人可以打断)
其次你这个叠词咩咩咩弄一大堆,没有前后呼应,是为“没任何意义”。
鬼聻,什么是鬼,什么是聻?
人死为鬼,鬼死为聻,聻死为希,希死为夷,夷死为微。
所以阴阳变化,是你的词头引子。
那你接着应该写
「绵绒相倚」而不是「绵刺倒倚」
聻是鬼的进化体,绒是棉的进化体
这样才能对仗工整,懂了吧?
而且一般对仗工整讲究“三五成群”,一般都是奇数对,你凑八个颜色各异的词句出来干啥?
乱涂乱画?
所以我看你的词,脑子的画面是这样的:
而且为什么是「绵绒相倚」而不是「绵刺倒倚」知道吧?
因为「绵绒相倚」要对应「鬼聻对唳」
就跟“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一个道理,要“相”、“对”作一合词
阴阳协调
还有,「鬼聻对唳」这个也要改,因为刚说了,平仄不对
还有,「唳」也不能对「倚」
这都不是平仄问题了,这是词眼瞎了
《说文解字》:“依也。从人奇聲。於倚切。”
所以依从怎么能对惊唳?
且唳为声惊,鬼聻唳之,再有绵刺倒倚,这是什么涂鸦场景?
就算这是你的毕加索画法,那赤水滴涎,声霆浸冤又是什么景象?
给你改词真费劲,不改了,散会~~
免责声明:本文由卡卷网编辑并发布,但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只提供分享给大家。
相关推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