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Intel不惜削减核心也要往自己顶级家用MSDT平台CPU里塞核显?
作者:卡卷网发布时间:2025-01-15 20:30浏览数量:88次评论数量:0次
这个现状是有历史原因的,Intel和AMD各自做核显的动机,并不一样。
早期Intel和AMD都没有核显,那会儿电脑的基础图形需求,是依赖主板北桥里的集显。
AMD靠K8击败Intel的P4以后,把ATI收购成自己的子公司,自此拥有GPU研发能力。但这波收购让AMD现金流受损,影响到对主业CPU的投入,后面两代K10先后不敌Intel的Core2和Nehalem。
之后重新研发的Bulldozer架构,也就是推土机因为“方向错了”,面对Sandy Bridge输的更惨。为及时止损,AMD在第二代打桩机后便退出高性能市场,仅做入门级CPU,直至后来Zen问世。
而Intel那边呢,在Core2取得对AMD的胜利后,便打算在自家CPU里集成GPU,巩固优势同时吃下板载集显和入门独显的市场。因此核显这块,Intel其实是比AMD更早实施的。
但Intel毕竟不像AMD有ATI这块成熟的基本盘,因此它动手虽然早,起点却低了一截。最早一代HD GP甚至没有跟CPU融合,是分开的两块芯片,这也是为何被叫做“核显”而非沿用集显。
再看AMD这边,前面说过推土机失败后,只能做入门级CPU当作过渡,问题是Intel的入门级CPU也不是善茬,i3默秒全谁不知道啊。AMD想续命,就只能把入门级CPU的图形性能尽量做好,让它面对i3能有错位竞争的优势。
因此AMD提出了APU的概念,入门级的CPU,集成性能强于Intel核显的GPU,面向低预算装机市场。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即便今天的R7-4700G已经属于主流甚至高性能CPU了,但跟自家大哥R9-5950X、R9-3900X们一比,仍然只是相对的小弟。
Intel给自家的主流CPU集成核显,同样成为一种传统延续至今。现在是有了各种带F后缀的无核显CPU,但其实都只是在有核显的基础上屏蔽掉而已,并非新设计的无核显架构。
简而言之,Intel做核显是为了看家护院,AMD则是为了打家劫舍。不一样的动机形成不一样的传统,因此Intel总是给主流CPU保留核显,AMD的APU则和主流CPU分开走(Zen问世以后)。
至于现在Intel的笔记本CPU,核显超过了AMD的,也并非二者的传统变了。
Intel并不是冲着要让核显超越AMD去做的,它是打算去人工智能、高性能运算这块,已经让nVidia赚的盆满钵满的市场分一杯羹(虽然有些晚了)。笔记本核显,只是Intel这一系列动作的起步。
AMD也并不是核显做不过Intel了,从游戏主机的表现看,它完全能做出更强的来。现在这个点还不上新架构,是因为AMD认为当下的DDR4内存性能已成为核显短板,新架构应该跟DDR5一起。
相关阅读——
每一代intel核显性能相当于什么级别的独立显卡?AMD Radeon(T M) Graphics?这个显卡怎么样在集显里边是什么水平?免责声明:本文由卡卷网编辑并发布,但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只提供分享给大家。
相关推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