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卷网
当前位置:卡卷网 / 每日看点 / 正文

现在做一个独立开发者晚吗?

作者:卡卷网发布时间:2024-12-15 00:19浏览数量:96次评论数量:0次

最近再整理手机上的数据,偶然发现了2019年给自己定下的todolist。

现在做一个独立开发者晚吗?  第1张

今年也30岁了,遥想2019年,还是刚入职1年的社畜,岁月荏苒啊。不禁引发了一些思考,五年过去,当时的目标实现了吗,自己的思维方式又有多少改变?

一、就业选择

我可能和大部分社区老哥选的路不一样,估计大部分老哥都是在互联网公司里发光发热、在技术的世界里尽情遨游,技术能力提升的同时还拿着高薪,走上人生巅峰。但是我读研毕业之前,就决定了肯定不要互联网公司,并不是说对技术没有热爱,反而是因为我怕“爱好”变成“工作”之后迟早会磨灭掉那份热情(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我懒我菜进不去大厂哈哈)。

毕业后我选择到一个省属国企的信息部门当咸鱼。

二、发展与思考

渐入迷茫

朝九晚五周末双休的工作确实轻松,但是相对的,得到的也是较低的薪水和论资排辈遥遥无期的晋升路线,怎么说呢,在三线省会城市拿着一个月到手5k的薪水,跟一同毕业的同学相比,确实有点汗流浃背了。正赶上19年房价最高点,还完房贷后基本也不剩啥了。只能舔着脸靠当时的女朋友现在的老婆的工资接济过活。

生活虽然苟且,但和最开始预计的一样,保持住了对技术的热情,天天上班的空闲时间就听各种课,去关注各种技术和趋势,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开发出来日访问量破千破万的个人产品,但是现在来看,这个时候已经陷入了一个误区了,只考虑了自己学的一堆技术怎么能全用上,去开发“某个”东西,但是却不知道“某个”东西是什么,有了各种各样的轮胎、发动机、地盘,缺不知道该造一辆怎样的车。最终不出意外的,做了程序员最爱做的个人博客,为了尽可能的多验证所学的东西,用ThinkPHP开发了后端服务,vue+element自己开发了后台与前端,为了自己过瘾还专门nodejs去开发推送服务和一些爬虫服务去和PHP的后端对接,同时还弄了公众号和小程序,还增加了给kindle发书的书架功能,甚至掘金的发文记录上还能翻到原来的黑历史,心满意足的看着自己造出来的玩具,自以为做出来的东西已经能达到产出文章,分享给别人的地步。其实终究是自娱自乐罢了。最重要的是,做这些并不会产生经济效益,每天花了大量工作和私人时间去开发自己认为需要开发的东西,最后只是自嗨,工作上领导觉得工作没亮点,生活上女友对于我下班就抱着电脑撸代码的行为也颇有微词。

这时候我逐渐意识第一件事

技术手段终究只是工具,没有依托于具体业务场景的技术手段终究只是空中楼阁。

尝试探索

人饿了就要吃饭,热情并不能当饭吃,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本科毕业后没读研直接工作的同学,现在都是小头目了,同期研究生毕业的同学,薪水也比我高的多,混吃等死肯定不是办法。要考虑变现问题,我想到了我读研期间开了一个TB店铺,专门接一些学生期末的编程课程作业,我重新启用了店铺,把技术能力转换成商品,“小程序开发”、“公众号开发”、“仿站开发”、“系统开发”、“数据爬虫”,没有商品主图和详情图,就用读研期间自学的sketch找ui网站上的设计图魔改。由于店铺在有一定的学生作业的销量积累,上架了新商品后没多长时间就有人来咨询了,也成交了一些,虽然不多,但确实也算是在变现的路上迈出了一步。

但问题接踵而至,首先是客单价低,相比于顶级大店,我的小店是自然没有流量优势和服务优势,所以能到我这的客户都是价格敏感、定制需求多的客户,经常会遇见“200元做个百度”类型的客户,交流完后大概率不下单,但辅助他梳理需求却占用了我大量时间,沉默成本激增;同时由于都是定制化要求比较高的客户,每个客户的业务场景都差异很大,难以复用,无法产生规模效应,边际收益极低。

这时候我意识到了第二件事

需要形成可复用的场景化产品,才能更轻松的去接活。

这时候到了2021年左右,剧本杀爆火,通过观察我发现,剧本杀店大概率赔钱,但卖给剧本杀店,预约、看本、组团发车的小程序是不赔钱的,当时已经有了几家成熟产品,但是比较贵,只要卖的价格够低还是能卖出去的,反正不做也是闲着,说干就干,趁着这次机会,全面由PHP转Golang,做好技术选型选了国产的Goframe框架作为基座,先把原来博客后端的开发的一些权限管理、菜单管理、用户管理、CMS,代码生成等基础设施功能移植到Golang,在照着成熟剧本杀产品的功能进行最小化功能复刻,形成了第一版雏形,由于tb政策的原因,没法在tb上销售,我就联系了一个做咸Y的同学帮忙销售,卖一份会给他一定比例的佣金,当时并没有寄希望于能快速敛财,只是希望能够通过销售系统得来的收入与剧本杀的大客户量,推进后台系统的更新与演进。后续的事情可能大家也知道,剧本杀基本上是瞬间量了,我也只租出去了十几套系统,由于价格极低,和佣金分成,最后到我手里基本也只有3k左右,看起来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但是如果换个角度看,有人付了3k让你给你自己造了一个趁手的生产工具,为了你以后打下基础,这样是感觉也没那么亏。

通过这次我意识到了第三件事

领域和场景的选择至关重要,要选择一个对手相对弱的牌局,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细分领域进行深耕。

风中摇曳

2022年,经过3年尝试问题虽然都意识到了,但是找到合适的领域谈何容易。到这个时候,我已经有点想放弃副业的想法了,加之疫情影响公司效益接连下滑,部门跳槽人数暴增,这个时候我也已经结婚了,养家糊口的责任让我不能再任性的挥霍时间,我开始考虑我是不是当时选择错了,是不是也该老老实实的找个工作量多一些,挣的也多一些的班上。 这个时候曾经网店初期的一位客户Z,又通过网店找到我,我回忆了一下想起来Z当时算是需求交流和付款比较顺畅的客户了,而且最后也称成交了大几千,印象还是不错的。Z说上来就问我为啥网店还是三个心的信用,他当时和我同一时间也有个三个心的店铺,现在已经五个皇冠了;我直接黑人问号脸;我浏览了一下他的店铺是做游戏行业相关的,具体内容因为涉及业务核心,这里就不说了。这次来找我也是有个需求,需要做一个筛选相关的程序,我看了一下逻辑简单清晰,就是单纯的把人工给转成机器自动就好,大概1天的工作量吧,我就给他报了500的价格,他立马就付款并确认收货了,我还疑惑他啥时候变得这么大方了;Z说相信我的人品和技术,还加了V,说未来也许有更多的需求加V转账方便点。这种恰快钱的活是挺有快感,花一上午时间,挣好几天饭钱。按期交付后,Z就又沉寂了,就这么又过了一个月,有一天发了一张他店铺销售数据的截图,上面赫然显示着单日成交金额30w+,他说多亏了我的小工具杜绝了人为错误提高了效率释放了大量人力让他的销售量翻了几番,听的我心里心里五味陈杂,自己的产品被认可创造了商业价值确实让我有了一些成就感,但创造的价值和我也没任何关系,让我多少有点失落。好在这次Z也带来了个需求,也是自动化相关,逻辑比上次复杂了一些,但也还好,又花了一天时间挣了一周的饭钱。就这样时不时的Z就来给我贡献几天饭钱,偶尔也会有一些逻辑不复杂小系统的开发,能带来几k的收益。虽然Z时不时的会带来一些小项目,但我依旧还是比较动摇,也在找新的工作,面上了我们这边可以说是最好的省属国企、同时也以最后一名的成绩蹭上了某省属事业单位。就在我以为我也要跳槽,开启新的职业生涯的时候。入职的体检查出来了我有个非常可疑的甲状腺结节,去三甲医院复查后,确诊了是甲状腺癌,虽然是癌症了最安全最轻微且最不会影响寿命的癌症,但是对于当时二十多岁的我还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自然的各种入职也都黄了,光速找医生问诊、住院、割开了脖子,切掉了甲状腺。躺在病床上脖子上插着引流管的时候我都在想是不是,我是不是就老老实实的在单位躺平到退休就好了,别瞎折腾了,起码能健康的活下去吧。

柳暗花明

Z知道我住院后也发了个红包表示慰问,说等出院后还有个新项目给我做,让我好好养病。但是其实我当时内心已经没啥感觉了,手术的全麻让我体验了一下死亡的感觉,整个人都佛了很多,处于一种能活下去就好,随遇而安的状态。

出院后Z也没有食言,带来了一个新项目,也是游戏领域和自动化相关的,现在全是人工做业务,很慢、易出错且有折损,希望我把业务自动化后对接TB的自动发货,这样能把人力释放出来去做售前售后提高服务,我评估了一下,用自有的平台加上业务逻辑,在做一个客户用的提货页面就好了,没啥难度只是单纯的一些工作量,而且Z的预算也还可以,就当做着玩了。按期交付、上线、收钱。

以为又是一个平淡无奇项目,但是仅仅上线一天后就全面崩盘了,系统处理的所有业务任务全都失败。毕竟刚1天就崩,还是要处理一下的,可是当我研究了一下才发现,这次比想象中的要复杂多了,因为做的业务核心需要用到一个第三方网站,采用浏览器自动化的方式做业务,但是对方网站是有风控和防爬的,开发和测试期间量小,没有被对方识别到,所以能顺利跑通,但真实上线之后用户量激增,直接就触发了对方的风控,这是以往涉猎很少的领域,但是不处理掉就系统约等于就废了,只能突击恶补风控相关知识,在下线4天后,终于解决了风控,重新上线。

但是就是这4天时间被Z的同行看到了机遇,有了Z的前车之鉴,他们趁空档也分别找了技术人员开发了自己的系统,抢占市场份额。当然这并不关我事,我只负责把系统恢复上线就好了。但是一周之后,业务又做不了了,大概因为是上系统的店铺太多了,对方网站调整了风控策略,增加了风控手段,Z在半夜三点多给我打电话让我起来处理,我内心自然是非常不爽的,但是毕竟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前一个月还是要护航一下的,测试了一下对方的风控调整,改了一下系统就又上线了,可是同行的系统反应显然没有那么快还处于不可用的状态,就趁这个空档Z的店铺和我的系统的流量暴增,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可能是察觉到了这个业务的利润,还有技术的重要性,在又经历了几次风控调整后,Z提出了合作意向,我负责处理掉频繁更新的风控,他负责销售,这个项目月度利润的30%让渡给我。我本以为也没有多少,但经过风控策略逐渐变态,越来越多的商家被踢出出局后,系统的单日流水越来越多,我逐渐意识到可能是我的格局小了。当月月底,Z忽然问我姓啥,我说我姓W啊,我还没问他要干啥,就收到了一笔VX转账,1w+。看到收益我确实有点恍惚了一下,技术真的开始变现了。有了这次开始,我和Z建立了完全的业务信任,我相信他的业务与项目他信任我的技术,互相约定,我不会给任何他的同行提供技术服务,他也不会找除我以外的任何技术人员,深度绑定,未来的项目开发不在收费,都按这次的分配方案。

这个时候我意识到了第四件事 人各有所长,专业的事就要专业的人去做,要能力聚焦。我并不擅长经营店铺发掘项目,我只要专心做技术就好了。

回过头看,发现,到这个时候 场景、产品复用、细分领域、能力聚焦。好像都已经集齐了。

就仿佛装备上了Dota2中的振魂石。 “再次鼓起丧失的勇气”

后续如预期一般和Z一起做了很多项目,有好有坏,且时不时有因为政策调整项目黄掉的,但总的来说很快乐,而且确实带来了不错的收益,让我开始幻想了一些原来从来不敢去想的事情。

三、写在最后

可能是副业稳定后心态也变好了,也不纠结本职工作的薪水了,心态放的越平反而好事来到,疫情解封,单位效益逐渐恢复,偶尔感觉人生还是有点希望。

再看当时的目标,真的买野马了么? 哈哈最后还是没买,因为结婚生子了,还是要兼顾家庭多一些。 不过通过快乐的写代码买了台Model Y这件事,也还挺酷吧。

现在做一个独立开发者晚吗?  第2张

借用Dota2里蓝胖子的话作为结尾吧

“我们还行吧” “那当然”

文章同步发表至公众号“一筐时光鸡”,后续也许可能会分享一切其他生活与技术经历,谁知道呢 。

END

免责声明:本文由卡卷网编辑并发布,但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只提供分享给大家。

卡卷网

卡卷网 主页 联系他吧

请记住:卡卷网 Www.Kajuan.Net

欢迎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