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Zen5 的性能怎么样?
作者:卡卷网发布时间:2024-12-07 15:35浏览数量:102次评论数量:0次
就提升幅度而言,“Zen 5”其实尚不如上一代“Zen 4”。尽管拥有更加可观的同频性能即IPC提升(17%,上一代8~10%),但制造工艺未大改,导致9000系列处理器依然只能跑在和7000系列相当的频率下;而上一代7000系列的频率可是要比5000系列高很多的。
以大家比较熟悉的Cinebench R23跑分为例,7950X较之5950X单核提升幅度超过25%,多核更是达到35%之多。尽管同频只强了10%不到,但7950X最高可以跑到5.7GHz的加速频率,全核在开启PBO且散热充分时也可达到5.2GHz;而5950X分别只有4.9GHz和4.5GHz。
但9950X呢,较之7950X多核仅提升不到15%。这个网站没有记录单核成绩,网上查到比较靠谱的测试记录是2300多一点,那只提升了10%多一点——原因大家自然都猜得到,9000系列的单核最大加速频率,较之7000系列几乎没有变化,多核甚至还略有退步。
(实际上这一代AMD还着重优化了超线程效率,这也是为何你看到多核提升频率还略大于单核)
看得出来即便AMD在微架构上改进很大,但失去工艺的红利后,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到头来“Zen 5”家族提升较可观的,可能只有移动端的AI9 HX370,毕竟是实打实提升到了12核心24线程。上一代移动端H系列的锐龙9本质还是锐龙7“特挑款”,多核基本跑不过18000(还得是厚重游戏本,轻薄本只有16000),单核也很难上1800;而HX370可以轻松跑到2000+/23000+。
实际上结合英特尔和苹果近年产品的例子看,未来芯片巨头“挤牙膏”或许真要成为常态了,一方面制造工艺已经愈发接近物理极限,另一方面微架构的提升也变得愈发不易。这可能也是为何今年都不约而同推起“AI PC”来,因为传统性能这条赛道,确实已经接近饱和。
扩展阅读——
CPU、GPU 和 NPU,到底谁才是「AI PC」的主角?搭载独立AI引擎会成为未来电脑发展趋势吗?免责声明:本文由卡卷网编辑并发布,但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只提供分享给大家。
相关推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