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看点 > 正文内容

AI普及:让人类更聪明还是更愚蠢?

卡卷网1年前 (2024-09-07)每日看点6655

人工智能真的会替代人类吗?

如果你询问人工智能这个问题,它通常会用“情感模块”作为标准答案来回复你——人工智能因为缺失情感模块,所以暂时无法替代人类的情感、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否这意味着,人工智能一旦拥有了情感模块,就会超越正态曲线最中段的大部分人类?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暧昧关系,最终具象化为人类、人工智能和电源插头的关系:人类制造了它,最终也拥有拔掉插头的最终决定权。这一天终会来临,我们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看懂异国的文字,甚至是理解那些创造性的想象力和复杂的情感,再次突破语言、文化和意识的限制,这是否会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二座“巴别塔”?

AI普及:让人类更聪明还是更愚蠢?  第1张

AI的普及:让人类更聪明还是更蠢?

前段时间和朋友聊起“AI会不会使人类大脑的开发超越10%”。或许认知的“巴别塔”一直都存在,只是人类的认知水平(或许是大脑只开发了10%)最高只能抵达10楼。然而,目前AI仍然是通过对人类已有文明、信息、观点进行排列组合得出最优答案,它并没有超越人类的认知创造新的事物。因此,AI更像是为这座“巴别塔”安装了1-10楼的电梯。11-100楼到底有什么东西,或许有人看见过,但他们可能被当成疯子、瘾君子,不再配得起“人”这个标签。是不是人类无法进入11楼?我看未必,或许是我们被禁止入内了。

测试与争议

上次在文章里,我测试了发布日当天各个中文博客聚合页面里,包括我自己在内的随机10篇文章。测试方法很简单,就是把文章投喂给ChatGPT,询问它文章是否是由AI创作的。10篇文章中,有7篇得到了ChatGPT的回复:

基于以上分析,这段文字可能是AI生成或AI参与制作的。虽然不能百分之百确定,但文本的结构、语言风格和内容处理方式都具有典型的AI生成特征。如果需要进一步确认,可以通过使用专门的AI检测工具来分析。

结果,在评论区有人匿名指责我:博主拿别人的文章去AI测试这个行为很不可取。

为什么?是因为测试的行为不可取,还是因为人们通过AI创作文章之后被人用来测试的行为不可取?这段时间,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首先,我排除测试行为不可取的选项,因为在公共网络发布的文章,读者当然可以保持批判性思维,采取任何形式的方式去验证“信息来源”的真伪性。如果文章确实是通过AI创作或由AI参与创作的,这类文章应该如何界定?

对AI创作的态度

我不反感AI创作的文章,但凡涉及“文献”、“信息来源”的内容,如果仍然使用AI得出答案,我会非常头疼。因为AI能够给出的“来源”常常是过时的或胡诌的,一般追问三次以上,它就会承认自己是杜撰的文献或信息来源。它确实可以用来溯源“理论”,但对于“观点”的溯源会因为内容杂乱而变得无序。

观点的呈现往往需要“证据”。除非采用“演绎法”,大前提是大家公认的,或是可以通过AI溯源到原始理论的。“归纳法”则需要大量的历史经验和真实经历来作为支撑,以便找到可供归纳的“共性”,然后得出一个存在可能性的结论。这时,便是AI无法“创造”的内容——因为个人经验和经历不仅仅需要调动记忆,还需要附着人类的情感模块才可以得到呈现。这也是AI判定文章是否由人类创作的重要标准。

因此,采用“归纳法”呈现的文章,如果其中有AI参与,会有两种明显的差别:

  1. 事实来源于人类,结论由AI总结;

  2. 事实来源于AI,结论由人类总结。

这两个模块的文笔差别有多大,文章读起来就有多割裂,以至于会出现两种极端情况:

  1. 人类写了一大堆缺乏逻辑的文字,最后由AI进行一个总结和观点的拆分,但这些观点其实都不是人类提到的;

  2. 人类没有做采编工作,通过AI收集了一些明显存在常识性错误的数据,然后最后由人类通过AI提供的内容得出结论。

请注意,我说的是“极端情况”,并不是指每个通过AI创作或利用AI创作的内容都会有这两种情况。讨论极端情况的目的,是为了在一个坐标轴上寻找到某种平衡点。上述两种类型的文章,哪一种会让你看完后更“冒火”?

第一类文章虽然逻辑性差了点,但经验经历都来源于一个活人,虽然文章结尾突然立意拔高让人有点割裂,但至少还有“人的属性”。然而,第二类文章无论如何都触碰到了我对“信息来源”的苛责底线,这就好比实验结果和实验过程互不相干、彼此造假,但实验者自己深信不疑。

AI参与创作的边界

和朋友讨论起这两种极端情况的感受,他如是回答:

除这两个极端以外,AI参与创作本身并没有对与错之分,所以这个我被指责“不可取”确实成立部分。

  1. 如果文章大部分内容是“真实经历”,AI只是起到一个重新排列组合并得出结论的工作,那AI并不会导致文章的真实性降低多少;

  2. 当然,如果文章大部分内容是AI提供的“事实依据”,而创作者仅仅只是起到“结尾立意”的工作,这个行为跟通过AI创作一大堆网络垃圾文是没有本质区别的。通过AI判定揪出这样的文章,我认为这是寻求“真相”的过程;

  3. 如果是将他人文章投喂给AI,试图通过AI的排列组合功能,将原本富有真实情感、创作意图、甚至是隐喻的文章通过冷冰冰的文字组合重新解构,那这是对创作者的不尊重;

  4. 这也是《AI巴别塔与信息焦虑》这个系列开始的原因——AI和创作的边界在哪里?随着AI的推广普及,无论是变成算法进入我们依赖的电子设备功能,还是依赖AI成为一种新式的结果搜索引擎,它不再像刚开始出现时有强烈的“边界感”。这种边界扩张是无法预判的,但也实际带来了“不便”——比如在使用搜索引擎的时候,通过AI排列组合的答案首当其冲,真要完全相信里面的内容,自己还得再做好几个后续“溯源”的动作。

我无法做到对AI结果的全然相信。这件事用演绎法就可以说清楚:

  • 大前提:网络信息并不全部为真,里面也掺杂过时信息、谣言、阴谋论等未经审查的内容;

  • 小前提:AI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虽然有判定和学习机制,但AI也承认无法完全避免;

  • 结论:AI所提供的信息也会包含过时信息、谣言、阴谋论等未经审查的内容。

显然,这是一个确定的结论。尽管有这些机制,AI仍然可能误判信息的真伪。尤其是在面对复杂、模棱两可或高度技术化的信息时,AI的判断可能并不可靠。

ChatGPT也承认自己对信息辨别能力有限:

这便是“信息焦虑”的来源之一——AI让创作变得更加容易,那未经审查的伪装得更符合人类逻辑性的文章会不会越来越多?这反而会降低人类处理信息的效率,甚至是人类对这些信息产生依赖之后,反而会出现“降智”的可能性?

混沌与秩序

AI因为拥有大量的、远超过单个人类知识体系的信息,它的初始状态是无序复杂的。同时,AI作为一个商品,其算法、底层代码本身也是非公开技术,所以对于一般人而言,它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远超过人类的“创作”。由此可见,AI仍是“混沌”的,只有通过人类提问、交流的方式,才可以得出“有序”的排列组合。然而,人类的创作是“秩序”的,无论是逻辑、结构、剧情节奏、人物弧光,只有符合逻辑但又超出意料之外的故事,才会让人为之惊叹。

当“混沌”的AI和“秩序”的创作星系碰撞,在混沌秩序的模糊边界处,往往就是最具创造力和活力的地方。恒星诞生、星系纠缠、白矮塌陷、超新星爆炸……在这个最有活力的地方,或许创造出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宇宙垃圾”,也有可能是超越人类认知的“星辰大海”。

但在此之前,我们先别丢掉对一个信息溯源的批判性思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卡卷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kajuan.net/ttnews/2024/09/182.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网页上的视频怎么下载呀?

网页上的视频怎么下载呀?

1、贝贝BiliBili - B站视频下载https://xbeibeix.com/api/bilibili/贝贝BiliBili 是个免费、免登录的bilibili视频下载工具,没有任何套路。把视频链接粘贴进去 → 输入验证码 → 解析视...

Layui 不更新了么?

Layui 不更新了么?

layui2.8已经于今天正式发布了,新增优化了大量特性,这里按照layui更新日志的模块结构,详细为你一一介绍。基础风格调整新版调整主色调为#16baaa,在原有的墨绿基础上赋予了清新。更简单的构建构建代码更简单,除字体外,只有js和cs...

苹果为什么不做千元机?

苹果为什么不做千元机?

第一步,打开苹果官网,注意是.com,不是.cn;第二步,点击iPhone,选择Compare iPhone;第三步,选择最新iPhone 15系列,查看起售价格,分别为$1199,$999,$799。这不妥妥的千元机吗,怎么苹果就不做千元...

MacOS真的比Windows流畅吗?

我现在公司配的机器,配置是绝对的大古董了惠普z230sff薄塔cpu只是个4770,没错不是4790k,4770全核睿频只有3.8g显卡更是古董,k600,已经结束驱动更新支持了,显存仅1g,跑分跑不过13代uhd核显内存是加到16g得,但...

在 Kubernetes 中,Service 的实现原理是什么,它是如何实现服务发现的?

行,问的这个问题挺有意思,Kubernetes 里 Service 是怎么实现的,服务发现是怎么回事,咱就直说了。这事儿看起来挺玄乎,但掰开揉碎了讲,也就那么回事。你得把这事儿想得简单点,别一上来就被啥术语吓住了——其实全是些搬砖的套路。咱...

本专业是电气的,请问入门plc 必须要从电工接线开始吗,我怕被公司骗了,想请教各位?

本专业是电气的,请问入门plc 必须要从电工接线开始吗,我怕被公司骗了,想请教各位?

开关接线图PART 01一开单控开关接线图二三开连体单控开关接线图四开连体单控开关接线图一开五孔单控插座接线图二开五孔单控插座接线图一开双控开关接线图二三开单控开关接线图四开单控开关接线图一开五孔单控插座接线图二三开双控开关接线图一开多控开...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