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导演在《哪吒》系列之前从来没拍过长片电影,为啥一出手就是王炸?
作者:卡卷网发布时间:2025-02-17 20:47浏览数量:67次评论数量:0次
这个世界,从不缺少“逆天改命”的故事。
昨日,《哪吒2》总票房突破100亿,不但改写了中国影史票房冠军的头衔,还站上了全球动画电影前三,全球影史票房第十七的位置。
创造了历史。
遥望2002年,那个电影市场总规模刚9亿出头的年代,张艺谋携《英雄》横空出世,拿下了其中2.5亿的票房,创造了国产片的历史,也开启了中国电影市场化的浪潮。
从此,国产电影突飞猛进。
到了2010年,中国电影市场规模突破100亿。
大量资本纷纷涌入,企图在野蛮生长的混乱中,分上一杯羹。自此,影视领域泥沙俱下。炒作和流量逐渐成为圈内共识,烂片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影视只是一个小缩影。时代的洪流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奔走在发家致富的道路上,幻想着人上人的生活和一夜暴富的故事。
浮躁,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旋律。
01
啃老三年,心里有股火在烧
《英雄》上映的这一年,饺子22岁,刚上大三。
彼时,他还只是四川泸州的杨宇。从小听话的他,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国内顶尖的华西医科大学,也就是后来的四川大学医学院。
饺子父母都是医生,对这个行业再熟悉不过,他们坚定的认为,进名校读医,将来无论哪天都会有口饭吃。
但饺子酷爱的却是画画。跟众多80后一样,他从小对《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如数家珍,将《圣斗士》《七龙珠》反复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漫画家。
老老实实在医学院缩了三年,饺子总觉得心里不得劲:
“像是有股火在烧,仿佛一头猪,在地震来临前想要拱圈。”
命运齿轮交错,转折往往只在不经意间。
饺子决定拱圈,发生在大三下半年。有同学向他推荐了一款三维制作软件Maya,了解之后,他心头猛颤,原来三维动画,靠一个人,一部软件就能实现。
饺子埋头钻研,毕业很快来临。其他同学要么进医院,要么选择继续进修,只有他不顾众人劝阻,毅然放弃医学,转头入职了一家三维动画广告公司。
只是,理想跟现实之间向来有段距离。感受到商业项目的种种限制,刚干一年,他就辞掉了这份看起来还算光鲜的高薪工作:
回家,做自己喜欢的。
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彼时,父亲去世,母亲每月1000多的退休金,家里唯一那套二手房房贷就占了700多。
质疑声很是强烈,名牌医科大学转行搞动画,正经工作辞职不干,一个人饿着肚子做短片:
“这人是不是有病啊?”
饺子不言语,心想:“一下就被你们看穿了,我真的有病耶!”
反倒是母亲,隔三差五往周围超市里跑,去找当天的特价菜,不声不响,默默照顾起两人的生活。
饺子肚子里憋着一团火,从住进家里开始,不但连件新衣服都没再买过,也基本断绝了所有社交。为了减少娱乐时间和外界的喧嚣,家里甚至连网线都没装。
大部分时间他将自己锁在家里,客厅、卧室、厕所,三点一线。偶尔去小区周围转圈,最大的消遣是去朋友家里看看电影,听听音乐。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三年零八个月。直到2008年,《打,打个大西瓜》横空出世。
这部时长仅16分钟的短片,全片没有一句台词,讲述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小人物如血海深仇在战场上以命相搏,刀刀见血,最终只不过是大人物牌桌上尔虞我诈的小游戏。
那个国产3D一片荒草的年代,短片一经问世就赢得了海内外一片赞誉。不但拿下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在内的27个专业大赛,30多个奖项。还成为众多早期观众口中“国产动画最优秀的作品”“华人最牛原创动画短片”。
片尾的鸣谢名单上,饺子任性地写下Disney、万籁鸣、手塚治虫、宫崎骏、李安、黑泽明、周星驰、马云、史玉柱等,几十个完全不相干的名字。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那段艰难的日子里,周围充斥着质疑和偏见。他只觉得自己“孤独地走在坎坷的道路上。
这些名字,给了他继续下去的勇气。
02
求快的时代,花三五年做一部好产品
狄更斯的《双城记》里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这句话放在千禧年前后的国产电影身上,无比合适。
资本裹挟下,国产电影商业化进程如长江大河般汹涌奔流,出品良莠不齐,神魔共舞。一方面诞生了《卧虎藏龙》《让子·弹飞》等叫好又叫座的经典影片。
另一方面,人心浮动,品质已不再是最重要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作品开始抛弃内容,市场上弥漫着一种诡异的气息:
玩噱头、搏流量、挣快钱。
影视尚且如此,遑论动漫。
《打个大西瓜》虽然为饺子赢得声誉,却并没有为他改变任何生存现状。
那时,饺子成立了个工作室,曾经有人找他谈合作,对方自称是投资人“很有实力”。结果,只是带着他东奔西走,四处找人讲故事。饺子这才意识到,别人只想空手套白狼,自己正是那只羊。
很长一段时间,他只能靠接商单和外包业务养活自己。
也有正儿八经的资方找上门来,对方的关注点完全不在内容上,上来就问:
是否能收回成本?
当时,还没有案例告诉大家,国产动漫挣钱的可能性。大家更在意性价比,怎么能压缩成本,怎么能拿到补贴。
易巧来找饺子是2015年。6年前第一次看《打个大西瓜》时,他还在读大学,看完惊为天人。
2015年,他主动向王长田请缨,光线传媒要成立一家动画公司彩条屋影业。26岁的他,顺理成章成为第一任CEO。
彼时,《大圣归来》一声惊雷炸响在国产动画的上空,三天票房破亿。他专程飞去成都找到饺子,两人对面而坐,一拍即合,迅速达成共识:
“花上三五年的时间,沉下心来做一部作品”。
饺子本想给公司取名“巧克力”,可这个名字早就被注册,于是改成了可可豆。之所以起这个名字,他觉得自己叫饺子,两种东西是中西文化的代表,都很健康,很像他对自己作品的要求,“好吃有营养”。
那个信奉“收益最大化”的年代,饺子执拗地躲在成都的深巷里缓慢前行,对身边的喧嚣充耳不闻,只觉得:
“好的作品一定会被人看见。”
03
没有捷径,只有死磕
2019年,《哪吒1》上映的时候,很多人觉得这又是一部哄小朋友玩的圈钱烂片。
哪吒烟熏妆,豁口牙,垂头丧气,低眉臊眼,与大众心目中的经典形象相去甚远——“丑爆了”。配上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烂大街主题,乍看惹人生厌。
最初,没人觉得这会是一部能给人带来任何惊喜的影片。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89分钟票房过亿,单日过2亿,不但打破了影视动画的诸多纪录,最终50.35亿的票房 ,让它位列整个中国票房史第四,狠狠打了一些人的脸。
饺子觉得,观众前期越是吐槽,越是带着刻板印象,就越可能接近他制作哪吒的初衷。毕竟:
“讲一个关于偏见的故事,有什么比让观众直接带着‘成见’进入故事,再用作品亲手打破它,来得更带感呢。”
哪吒是饺子自己选的主题,很多情节很早之前就已经出现在他脑子里,因为他的反叛,像极了这些年的自己。
他铁了心要做一个“不认命”的故事。
饺子很清楚这并不容易,但他还是低估了困难的程度。
为了讲好故事,他特地找原著《封神演义》来读,读完发现,原著里哪吒压根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混蛋,跟好人没任何关系。那就只剩下一种方法:
自己写剧本。
饺子本来挺自信,半年后,他将剧本发给易巧,收到一大堆反馈。修改后再发过去,又是一大堆反馈。此后,团队进入了修改反馈修改的轮回。
两人都憋着一口气,要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完美作品。两年后,饺子已经被磨的没了自信,剧本总算过关。他数了一下电脑里攒下的文档:
一共66个版本。
饺子长舒一口气,心想总算可以进入制作过程了,完全没料到真正的困难才刚刚开始。
按照剧本设定,哪吒魔丸转世,传统阳光少年形象显然不适合,为了找到贴切的表达,光哪吒外形,团队就设计了100多个。
分镜也做得异常痛苦。由于缺少有效参考,每个镜头,每个细节,都要画出五六个版本供参考。5000多个镜头,一遍遍调整,再一层层筛,最终只留下2000多个,“分镜师都被磨疯了”。
处在中国动画工业的萌芽阶段,从建模,到动画,到特效,对年轻的从业者来说,一切都是新的。
饺子亲力亲为,带着团队一点点摸索。申公豹不到5秒钟的变身镜头,团队死磕了将近3个月。江山社稷图中四人抢笔的戏份,耗时4个月。
完全不计成本。
可全片不算动画,光特效镜头就有1000多个,这在其它动画电影中,从来没有过。即使团队不吃不喝,也完不成。
没办法,只能在全国找来了20多个特效团队,60多家制作公司合作,参与人员累计1600多人。公司将前期设计的非常详细,甚至还做了样片,才敢将东西发给他们。即便如此,很多特效仍然没法实现。
后来,被问及整部电影最难的地方在哪里,饺子咧嘴苦笑,每一天遇到的都是新的、太难的问题,整个制作就是一个炼狱:
“困难到麻木。”
04
快乐是短暂的,痛苦是漫长的,唯纯粹抵万难
又一个5年,哪吒2上映。
2月8日,电影上映仅十天,票房累计人民币68.61亿,登顶国产动画电影和国产电影总票房双第一。又过了5天,到13日,票房突破100亿大关,站上了全球影史票房第17名的位置。
有专业机构预测,影片票房最终或将直达160亿。
回望整个影史,很少有影片像《哪吒》这样,第二部不仅丝毫不逊色于第一部,甚至比前一部还有飞越式的突破。
有人问起创作和成功的喜悦,饺子说,你要经过长期的大量的痛苦煎熬,最后才能得到非常短暂的一点点愉悦:
“快乐永远是短暂的,痛苦才是漫长的。”
他要面对的,不光是观众被抬高的期待,还有他自己对影片更高的要求。对于那些“已经可以了”的效果,他总是在想,“还能再好一点吗?”
他给自己和团队,设立了一个“不可能”达到的目标,想看看自己到底能走到哪一步。
第二部很多战斗场面都以“水”为背景,团队自嘲,做第二部前,先去学了流体力学。为了做好敖丙“冰系法术”,饺子带着团队去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采风,大家冻到鼻涕结冰。
即便有之前打下的基础,突破也并不容易。
第二部全片 1900多个特效镜头,10000多个特效元素,比前一部高出了一个量级。比如,东海龙宫里,为了在繁杂的背景中做出锁链摇曳镜头,团队努力了一年时间。
再比如,哪吒从“穿心咒”中挣脱时,撕裂的肉块有600多个,每块肉都是一个独立动画,最终仅10秒的镜头呈现,团队又磨了一年。
还有“洪流大战”时,两亿多的角色数量全部展开,效果极好,却远远超过了硬件的承受范围。团队只能一遍遍推翻原来的设计,重新制作。这个镜头,最终也制作了一年多。
抛开技术层面,更难的还有故事本身,关于“逆天改命”,那个最能让观众共情,一直延续的精神内核。
实在找不到出路,饺子就地往地板上一躺,望着天花板出神。
前后两个5年,饺子每天在痛苦中煎熬,只感觉完工遥遥无期。期间,公司很多人扛不住压力,选择离开,但更多的人,选择留下来死磕。
10年里,大家有很多改变。一方面,过程虽然艰辛,但眼看着靠自己努力成就的伟大作品,大家都觉得值得。另一方面,导演饺子给了他们力量,10年时间,
“中国还有人这么努力地去做事,挺感动的。”
只有饺子觉得10年间,自己没有多大改变,自始至终他都是一个自我怀疑的人,“从没自信过”。哪怕做出了《哪吒》也是一样。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变化,那就是在这个燥热难耐的时代里,感觉自己:
更纯粹了。
【END】
反正收藏了你也不会看,点个赞意思一下得了
免责声明:本文由卡卷网编辑并发布,但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只提供分享给大家。
相关推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