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卷网
当前位置:卡卷网 / 每日看点 / 正文

网络空间里还有一种攻击的程序叫蠕虫,蠕虫是什么?

作者:卡卷网发布时间:2024-12-04 15:56浏览数量:143次评论数量:0次

蠕虫病毒,是一种针对计算机系统漏洞,能够自我复制,自主传播,破坏计算机系统稳定性和网络通讯安全的计算机程序代码。

首个为IBM PC平台“量身打造”的计算机病毒,是1986年首次被发现,由两名年19岁的巴基斯坦程序员编写的“Brain病毒”。

当然,“Brain病毒”不是蠕虫病毒,它主要通过感染MS-DOS操作系统中的FAT格式磁盘引导扇区,来进行传播,主要针对初期的个人电脑和操作系统。

“莫里斯蠕虫病毒”,是首个通过互联网传播的计算机蠕虫病毒,也是蠕虫病毒的典型代表。因其作者康奈尔大学研究生Robert Tappan Morris(罗伯特·塔潘·莫里斯)而得名。

网络空间里还有一种攻击的程序叫蠕虫,蠕虫是什么?  第1张


1988年11月2日,莫里斯利用了当时Unix系统的多个漏洞,包括Sendmail、Finger、rsh/rexec等服务的漏洞,编写并释放了莫里斯蠕虫病毒。

“莫里斯蠕虫病毒”只有99行代码,却能不断自我复制和传播。虽然,莫里斯声称他的初衷并不是为了破坏系统,而是想测试互联网的规模和安全性。

莫里斯蠕虫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感染了成千上万台计算机(大约6000台Unix电脑),占当时互联网上所有计算机的大约10%。

导致许多重要的研究机构和大学的计算机系统瘫痪,严重影响了科研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万美元,修复受影响系统所需的费用更高。

因为“莫里斯蠕虫病毒”,罗伯特·塔潘·莫里斯也成为了首个依据美国的《计算机欺诈与滥用法》而被判刑的人。

网络空间里还有一种攻击的程序叫蠕虫,蠕虫是什么?  第2张


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历史上,最著名的计算机蠕虫病毒,应该是“熊猫烧香”

“熊猫烧香”是一种能够感染多种电脑文件类型的蠕虫病毒,主要通过U盘和互联网进行传播。感染后的电脑,会出现熊猫手捧三炷香的图案,并导致系统文件被破坏、数据丢失、系统重启蓝屏等一系列问题。

“熊猫烧香”蠕虫病毒,发现于2006年10月,爆发于2006年11月。作者李俊是一名技校毕业生,自学编程技术,因对编程强烈的兴趣而制作了“熊猫烧香”病毒。

在当时,全国范围内,有上百万用户受到影响,包括企业和个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万人民币,李俊也因制作和传播计算机病毒获刑。

网络空间里还有一种攻击的程序叫蠕虫,蠕虫是什么?  第3张


不管是国外的“莫里斯病毒”,还是我们曾经的“熊猫烧香病毒”,都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网络安全事件。

在网络安全领域,计算机病毒是一个非常持久的话题。尤其是这几年AI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也有了新的AI特性。

以新型AI蠕虫病毒——“Morris II蠕虫”为例:

Morris II能够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之间独立传播、窃取数据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垃圾邮件。

利用ChatGPT和Gemini等生成式AI系统的漏洞,Morris II能够通过发送自我复制的文本指令和嵌入图像文件的类似指令来发起攻击。

基于“对抗性自我复制提示”机制,这种指令会导致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发出另一条命令作为回应,从而实现病毒的传播和破坏。

网络空间里还有一种攻击的程序叫蠕虫,蠕虫是什么?  第4张

现在的新型计算机蠕虫病毒:

1)能够智能分析目标系统的弱点,并针对性地发起攻击,也就是“智能化攻击”

2)可以在传统的计算机系统中传播,也可以在智能设备、物联网设备等新兴平台上传播,有“跨平台感染”的能力。

3)可以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来隐藏自己,通过伪装成合法的信息来绕过安全检测,持续地对目标系统进行攻击和破坏,“隐蔽性”更强。

所以,AI时代,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权限、强密码、定期备份”网安“三件套”,依然要像“断水、断电、关门、关窗”一样,牢记心中。

为什么现在很少谈及「电脑病毒」,是它消失了还是「防毒」技术进步了?

我是 @老哥聊技术,互联网大厂工作15年+,欢迎一起讨论技术。

END

免责声明:本文由卡卷网编辑并发布,但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只提供分享给大家。

卡卷网

卡卷网 主页 联系他吧

请记住:卡卷网 Www.Kajuan.Net

欢迎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