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blender,有推荐的教程吗?
作者:卡卷网发布时间:2024-11-29 15:16浏览数量:127次评论数量:0次
个人总结的快速入门路线:
1、推荐先刷b站up主「一瓶辣椒酱」的基础视频(大概了解就行,以后当做字典来用)。
2、然后根据你想发展的方向(如动画、三渲二、2D蜡笔、雕刻),去外网搜对应的教程。
国内还是不够重视,多数沦为「插件流派」,技术原理都不讲透。
3、一定要积累自己的模型库,每天坚持做点小东西。
其实blender已经十分简单易用了,0基础也能快速做出成品。
下面从复刻一只原神的风史莱姆,来大致说明blender基本的工作流程:
这些至少需要了解最基本的「视图」的移动、旋转,以及「物体」的移动、旋转、缩放这几样操作。
如果完全0基础,可以参考这篇文章前4章部分:
【从0到1学建模】0基础20分钟建模做出一部手机,有手就行的Blender入门教学
建模难度:小升初考试
软件版本:Blender3.3.2
目标:
1、学会添加、使用参考图来进行建模。
2、学会在编辑模式下,切换前视图、左视图,来编辑模型细节。
3、简单使用常用的修改器:镜像修改器、细分修改器。
首先要记住一个快捷键:Ctrl+z。
这是步骤错了,可以撤销的快捷键,使用频率堪比用肺呼吸。
抱紧Ctrl+z的大腿,我们开始吧:
一、准备好参考图
1、收集 & 制作「三视图」
对于新手来说,只要找到一个东西的「三视图」,建模就降维成和幼稚园里描摹画画一样简单。
一般设计流程,也需要画出一个概念草图,作为设计的基础。
合适的参考图,在任何阶段都十分重要。
这里我在原神图鉴中,截了风史莱姆的几个视角的图,作为本次建模的参考。
这个案例中,没有顶视图无所谓,想象是个球形就行了(可以直接另存为使用)。
2、新建项目,并新建「参考图」文件夹
找到右上方的场景集合,右键删除场景集合里的Collection,选择「删除层级」,将集合和里面的所有对象都删掉。
这里的「集合」,说白了就是个「文件夹」,方便归类管理文件而已
现在我们项目里,什么都没有。
在场景集合中,右键「新建集合」。
然后双击新建集合的名字「集合 1」(要点在字上!),可以进行改名,这里改成「参考图」:
也可以右键选「ID数据」-「重命名」,来改名:
3、导入参考图
在左上方,点击添加-图像-参考,然后选择前面的参考图文件:
导入后,可以将旋转复位。
选中图片,在场景合集旁边的小三角箭头,点击打开条变换面板(快捷键N)。
然后把旋转一栏的xyz的值都输入0。
二、用立方体做一个「球」
1、新建立方体
按以上步骤,在场景集合新建集合,并改名史莱姆:
在左上方点击「添加」-「网格」-「立方体」,来添加一个立方体(快捷键Shift+a):
然后选中立方体,按g,再按z(出现蓝色的线,也就是z轴),沿z轴往上移动。
这步的目的是和图片分离开来。
ps:x轴是红线,y轴是绿线,不知道大家发现了吗!
2、给立方体做细分
数字建模,是根据一个一个「包含信息的点」来进行显示的,比如每个点的坐标、和其他点是否有连线等等。
所以,要想让模型更精细,就得增加「点」的数量。
选中立方体,在左上方「物体模式」上点击,选择切换到「编辑模式」(或者快捷键Tap):
我们发现这个立方体有8个「点」,这几个点不管怎么移动,也做不出史莱姆的外轮廓,更别说那两只「小翅膀」:
所以我们要增加「点」,来让可操控的细节变多。
但细节太多又会增加工作量,并且电脑会变很卡,所以建模的原则之一是「用尽量少的数据,去概括复杂的形状」。
右键立方体,点击「细分」:
可以发现「点」变多了:
但还不够。
注意点「细分」时,左下角出现一个工具栏:
细分后,如果不小心点到其他地方,或者进行其他操作就会消失!(没法从其他地方打开!)
可以用Ctrl + z,撤销操作之后,重新细分让它出现。
点开后,我们在「切割次数」一栏,输入7,就会发现立方体的点变得更多了。
目前这样的细分数量就足够了。
3、把立方体变成「球」
界面工具条,有一个「球形化」的工具(快捷键Shift+Alt+s):
如果你和我显示不一样,可以长按倒数第二个图标,然后移动到这个「球形化」工具的图标上松开,从而选中:
然后,确认一遍,立方体所有的点都被选中(也就是橙色状态,没有的话,按a全选)。
在界面上,按住鼠标左键,往右一直拖动,就会发现立方体变成了「球」:
用快捷键时,不用按鼠标左键,直接往右移动鼠标!
和细分一样,左下方新弹出的「球形化」工具栏,可以输入数字来精确控制:
三、用「球」来调整三个视图的参考图
1、制作「前视图」的参考
回到物体模式:
在场景集合,把文件名改一下(名字任意,自己能区分就好),这样以后文件多了,不容易混淆:
血的教学,一定要养成详细命名的习惯啊!
复制并粘贴一份「史莱姆参考图」,拖回「参考图」文件夹,改名为「史莱姆前视图」
选中「史莱姆前视图」,按g,再按z,往上方移动。
按r旋转时,可以直接输入数字,精确控制旋转角度。
操作方法为:
选中「史莱姆前视图」,按r开始旋转;按x锁定在x轴旋转,会显示一条红线;再输入90,精准调整到90度,回车确定。
因为和模型重合了,所以我们把图片往「后」移动一下。
选中「史莱姆前视图」,按g移动;按y锁定在y轴,显示绿线;输入5,可以看到图片到后面了
这里也可以手动移动,只是为了让新手熟悉变化操作时输入数值的方法。
现在我们进入「前视图」,在右上方的三色坐标轴上,点-Y(或者用快捷键,小键盘的数字1):
是-Y,不是Y哦!
选中「史莱姆前视图」,在右下方工具栏中,点「物体数据属性」图标,在不透明度一栏输入0.3。
这里参考图被模型挡住了。
之前我们是把它移动到视角的前方,不过一般不建议这样用。
有更好的办法,如图,在属性栏的「深度」选「前」(这样做会让图片总是在前方显示)。
在「显示于」右边,把「透视」的√取消(这样做之后,只有在前视图这样的正交视图才会看得到图片)。
接下来,在前视图的视角下(快捷键小键盘数字1),我们移动「史莱姆前视图」,把图片左下方的史莱姆对齐模型。
然后按s放大图片,让左下的史莱姆的宽度,和模型「球」大致相同:
不用太精确,后面还要微调
2、调整模型,让其轮廓和前视图一致
在场景集合,选中「史莱姆模型」,按Tap进入编辑模式:
选中最下方的一个点!一定是最下方那个哦!
前面切换到「球形化」工具的同学,记得点工具栏最上方的「选择」工具,来选择:
这里我们想让这个圆球,变成史莱姆那样的「扁扁的弧度」。
有个工具可以用。
中间的图标栏有个「衰减编辑」图标,点击选中。
这个功能,可以让移动旋转这样的「变换」操作,影响到临近的点。
选中后,按g,会发现多了个圈,可以用上下滑动滚轮来放大缩小:
再按z,沿着z轴,把选中的「点」往上移动到「史莱姆」的底线部分。
然后滑动滚轮,让编辑衰减的圈缩放到合适大小,这样就能让模型底部的弧度,大致上和参考图一致:
同理,选中最上方的点,往下移动,同时用鼠标滚轮调整「衰减编辑」圈的大小,以让弧度类似于参考图上半部分。
不过这次,因为会影响到底部,所以不能完全重合,就留一点空间,之后再整体缩放:
然后进行微调:
a全选,s缩放,按z锁定在z轴,让整体缩放成参考图模样。
用g+z移动微调位置。
不满意的话,Ctrl+z返回,继续微调,直到大致轮廓一致,就行了。
3、制作「左视图」参考
之所以这里「左视图参考」和「前视图参考」不一起做,是因为截的图不够标准。
所以要调出一个大致的模型后,再用模型来调「左视图」的比例。
和「前视图参考」一样,在场景集合,复制史莱姆参考图,命名为「史莱姆左视图」。
这次,我们点N打开变换面板,直接输入旋转数值x:90,z:90。
按小键盘3,进入左视图(也可以直接点右上方的轴x)
还记得之前怎么设置的吗?
选中「史莱姆左视图」,在「物体数据属性」面板,改「深度」为「前」,取消「透视」的√,不透明度改为0.3:
之后缩放图片,让右上角的史莱姆和模型重合:
高度、宽度大致一致就行。
选中模型,按Tap进入编辑模式。
这里观察发现,就是后背部分,有个斜角。
那我们就和之前一样,选中后背的点(一定要是中心线上的哦,不然就歪了),然后用衰变编辑,移动到合适幅度:
再全选,沿着y轴,微调下位置,就行了:
4、「顶视图」调整类似上面步骤
进入顶视图方式点右上方z轴,或者小键盘数字键7。
这里因为没有素材,加上史莱姆原本就是个球,就默认这个形状了。
注意!!!!!
注意!!!!!
注意!!!!!
记得用完关掉「衰减编辑」!
四、制作小翅膀
1、用「镜像修改器」减少工作量,保证左右两边完全相同
可以发现,这个史莱姆,大致上左右是对称的。
类似的人像之类很多形象也是一样。
所以一般都是只做半边,另外一半交给建模软件镜像复制。
遇到左右不对称的部分部位,都是最后补充细节时再调整。
这里用到一个「透视模式」,就是可以选中被其他点线面挡住的所有点。
平时只能选中看得到的那一面的点。
回到前视图(小键盘1)。
切换到透视模式后(快捷键Alt+z),框选视图中「左半边」的所有点(是模型的右边哦……左右不分的就很折磨了,哈哈哈……):
按x调出删除菜单,然后点「顶点」,删除:
注意,别选中中间线上的点哦。
这样就只剩半边了:
注意,别选中中间线上的点哦。
在右方工具栏,点「扳手」图标,也就是修改器图标,进入修改器工具栏:
点添加修改器,选「镜像修改器」:
软件自己会识别缺失部分,镜像模拟:
选中「显示罩体」,就能在当前视图看到软件模拟的部分了:
2、给小翅膀新建模型,并添加镜像修改器
按Tap回到「物体模式」,界面上方点击「添加」-「网格」-「立方体」(快捷键Shift+a)。
然后场景集合里面,给立方体改名为「小翅膀」:
s缩小,g移动,然后把立方体移到参考图的小翅膀位置:
添加镜像修改器:
发现另一边没有出现立方体(其实生成了,不过是按立方体本身的轴生成的,重合了看不出来)
现在,我们要以史莱姆模型为轴,生成镜像。
点「镜像物体」旁边的吸管,然后在视图中选中「史莱姆模型」:
之后我们只用制作一边,另一边由镜像生成:
3、(难点)设计小翅膀轮廓
别看只是一只小小的小翅膀,要「彻底」还原其弧度和形状,得有一定的「布线」能力,或者「雕刻」能力。
不过既然是针对新手的教学,那么我这里给出一个超简单的方案:
首先,选中「小翅膀」模型,按Tap进入编辑模式。
然后,点击「边线」-「边线倒角」(快捷键Ctrl+b),然后将四个点倒角成下图模样:
这里会出现「三角面」,不过我们对翅膀的要求不高,可以无视。
至于布线问题,等有机会再单独说一说。
按小键盘3,进入左视图,发现侧面应该是扁的。
所以按s,再按y,沿着y轴缩放:
然后,进入「面选择」模式(快捷键是,键盘qwer字母上面的数字3,不是小键盘的3哦):
按小键盘1,进入前视图。
按alt+z,进入透视模式。
我们发现,每个面上,有一个「小点」。
框选、点击这个小点,就会选中这个面。
现在我们选中右上方的面(侧面选中会变成白色,能看到的面选中会变成橙色,别选错了):
选对状态是这样:
选错的话,如果不小心选到临近的面,会变成这样:
下一步,我们要用一个「挤出」操作(快捷键e)。
在上方工具栏「面」-「挤出面」:
点击挤出后,移动鼠标,让大致长度和翅膀差不多。
然后按s,输0.5,使得这个面缩小0.5:
按g移动,把这个面,移到翅膀对应差不多的位置:
类似的,选中下面的一个面,e挤出,然后s缩放0.5,再g移动到对应位置:
中间的羽毛:
最下面的羽毛:
到这步,我们发现,和参考图不是完全重合。
我们切换到「点选择」模式(快捷键是qwer上面的数字键1)
然后选中要调整的「点」(透视模式下,背后的点也会选中,很重要!只选了一个点图就歪了。)
按g移动到参考图的位置:
类似的,将其他点调整下位置:
因为是低模,所以位置有个大概就行。
最终效果:
(可以无视这条)以下给想做「四边面」的同学参考:
4、添加「表面细分」修改器,让模型圆润起来
按Tap键回到物体模式,按Alt+z退出透视模式。
发现模型都方方正正的,怎么变圆润呢?
这一步,我们要用到一个修改器。
选中「小翅膀」,然后去右边工具栏选「扳手」图标,也就是「修改器属性」面板。
和之前添加「镜像修改器」一样,添加「表面细分」修改器。
可以发现,小翅膀变圆润了一些:
不过,还不够,我们在细分修改器中,将视图层级改为2,这样就能细分2次,让模型更圆润一些:
然后,选中小翅膀,右键「平滑着色」,就能让菱角消失了:
5、微调一下
按小键盘1,进入前视图。
这里发现小翅膀小了一圈,按s放大:
这里只是做出大致的样子,如果想做到一模一样,可以深入学习布线、雕刻。
再给「史莱姆模型」也添加「表面细分修改器」,并设置层级为2,再右键平滑着色。
第一阶段的模型,就完成了:
五、总结
1、双击文件名,可以给文件改名。
2、Tap切换「编辑模式」和「物体模式」。编辑模式用于调整模型细节。
3、编辑模式下,选中模型,右键细分,可以添加更多可编辑的细节。细分时,左下方会弹出工具栏,可以输入具体的细分数值。
4、左侧工具栏,有个「球形化」工具(快捷键Shift+Alt+s),能够让有足够细分度的模型,变成「球状」。
5、按小键盘1、3、7,分别进入前视图、左视图、顶视图。
6、顶部工具栏「衰减编辑」,可以移动、旋转之类在变换时,影响选中点周围的点,从而让变换操作平滑。
7、「镜像修改器」可以按参考轴,像镜子一样,生成一个一模一样的模型。
8、「细分修改器」,可以平滑细节,让菱角圆润一些(还有很多作用,以后再谈)。
9、编辑模式,按qwer上面的数字键,1是「点选择」模式、2是「线选择」模式、3是「面选择」模式。
10、选中面,可以按e挤出面。
11、Alt+z,可以进入透视模式。在编辑模式下框选时,可以同时选中被挡住的点、线、面。
12、在按g、s、r,也就是移动、缩放、旋转时(按x、y、z轴,锁定变化轴),可以直接输入数字,来调整变化的具体数值。
之后就是绘制风史莱姆的外观了(其实就是贴图,类似我开头建模手机的文章中的操作)。
如果需要的话,留言我以后单独出一期说明。
免责声明:本文由卡卷网编辑并发布,但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只提供分享给大家。
相关推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